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方案(6篇)

篇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方案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融媒体中心建设技术方案

  摘要:融媒体中心基于县媒体展开的集生产、传播、运营于一体,多屏管理和交互的新一代融媒体解决方案,通过整台全网媒体资源及监督地方媒体及舆论,建设地方性媒体“中央厨房”“融合发布”“统一管控”及“新闻+”四大模块的设置,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决策参谋报信息、解决问题发点球、正面引导把方向、负面管控防风险”的四大功能。最终建成一个能够“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本地化、综合型、智慧型的县及融媒中心。

  关键词:融媒体中心;建设;技术方案

  攸县融媒体中心的空间平台建设,主要是建立一个满足媒体融合发展的整合空间平台,提供指挥中枢和中控平台功能。既可呈现中心全景运营情况,也能支撑任务的调控、指挥,满足融媒体中心所有业务人员在一个空间内协同作业的需求。

  一、建设基本原则

  (1)架构先进。项目整体建设中,选用先进的、具有前瞻性的技术架构,让县融媒体中心有较长的生命周期。(2)经济实用。充分考虑当前采购和系统长期运维的经济性,选择既能经济可行又能长期保障的产品和技术。(3)确保安全。在项目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系统安全和内容安全,采用可靠的技术解决方案,保障稳定运行。(4)保护投资。充分利用县新闻中心、县广播电视台原有的资源、成果、设备,整体升级改造,不搞重复建设。

  二、空间改造建设

  空间改造将以广电台大楼为基础,对其进行结构改造和建设。改造一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楼大厅作为融媒体中心形象展示厅,三楼会议作为融媒体中心指挥大厅,六楼改建演播室、编辑工作室、配音间和开放式办公区域。建设完成后,完善供电系统,对其内部进行装修,安装空调系统、消防设施,满足融媒体中心平台建设要求和相关人员的办公需求。空间改造建设完成后,具备120平方米融媒体中心指挥大厅1个,用以建设宣传指挥调度平台、指挥调度大屏系统和召开大型会议的需求;演播室一间、配音一间,用于《攸县新闻》和其他节目需求,实景和虚拟兼备;编辑工作室整合1大间;电台直播室1间,配音室1间,满足音频采集和配音需求。建设后办公区域可满足工作空间需求。在具体的空间平台改造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建设110平方米全景虚拟演播室。对演播室结构和背景进行合理建设,使其能够满足新闻、娱乐、互动等电视节目拍摄制作。利用其场地空间、工作人员、制作系统、传输系统,进行拍摄、制作,具体主要利用六楼现有各制作和播音室改造成演播室、化妆更衣室、配音室、制作室、编单室、审片室。(1)将现有69平方米的演播室,扩建成全景约110平方米的演播室,在设计上资源节约、功能融合、安全可靠,具有新闻口播、娱乐互动、虚拟实景相结合,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直播和录播,满足不同节目生产的需求。(2)将现电视新闻中心的新闻、专题制作室和编单室整合,利用新闻制作室改建成一间编单室和一间审片室;把两间专题制作室和编单室改建成一间集中节目制作室,一间小型化妆更衣室,一间配音室,这样有利节目制作的整体化、优越化,工作空间的最大化。打通融媒体演播室制播流程,实现内容互融互通。完成演播室高清化升级,为以后流程统一生产提供支撑。(二)融媒体中心主体建设,基础环境的建设与装修。包括形象展示大厅、融媒体指挥中心建设,门窗、吊顶、电气照明、墙面等内部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修缮装修。配电系统适应性改造,新增设备配套强弱电设施设备,防雷设施,公用电缆沟及双路供电电缆铺设。机房空调、中央空调设备安装和消防系统建设。(三)融媒体中心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基础配套设施包括中型会议桌1套,办公座椅8套,记者办公座椅8套以及综合布线、强弱电调试等工作。

  三、融媒体采、编、播系统建设

  除新建的融媒体中心技术平台外,还要对现有县广播电视台的技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先期以高清为主要节目形态,逐步将4K节目生产需求作为规划目标,适应融媒体工作机制与业务发展。对攸县广播电视台的采编设备进行升级,以适应融媒体采集要求。实现生产系统组网,具体包括广播电视音频采集设备的更新、融媒体端采集终端的建设。做好高清电视节目源的采集,更新摄录采集设备大型高清摄像机1台,4K摄像机4台,制作视频实时传播,实现前期拍摄的高清化;并将电视新闻中心现有的分立式各子系统设备进行安全播出系统、非编制作系统等全网布局的统一改造;更新有卡高清非编系统4台,无卡高清非编系统2台等;建设一个超高清、4K后期制作和主干平台系统,使采、编、播、发设备逐步向高清数字化发展,量化节目上传下载环节,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安全系数;同时,新建两套高清化播出系统,目前可采用高标清共享同播模式,电视节目分别生成高清和标清两种格式同步播出,以播出高清制播改造、有线网络公司推进高清机顶盒为重点,经主干平台系统进行播出和传输到用户终端。

  四、结语

  新媒体是融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媒体和新媒体的互联互通是融媒体建设成功的标志,也是未来运营的核心。新媒体采用中广云视的全智NMS300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服务器,既能和融媒体服务器组成分布式部署,也可以实现全面的互联互通。NMS3000一体机平台包含视频直播管理、全媒体资源管理、CMS内容管理,支持网站、微信、APP客户端,根据需要可增加微信矩阵管理系统和政企号等功能。自带显卡,支持GPU硬转码,实现一次上传、多元生成、多屏分发,对需要不同尺寸和码率的终端用户提供最佳体验。

  参考文献:

  [1]张福英,亓越.浅谈建设工程方案设计招标[C].跨越发展:七省市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2010.

篇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方案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县级融媒体中心平台建设方案

  作者:贺飞

  来源:《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10期

  “融媒体中心平台”的建设既是硬件基础和技术平台,也是一套软件应用平台,应具备指挥调度、新媒体系统、采编中心、技术平台等系统。

  一、指挥调度系统

  指挥调度中心是融媒体中心采编发网络的核心层,负责对中心所有渠道宣传任务统筹、重大选题策划、采编力量指挥。按照中心功能定位,建立总编协调制度、部门沟通制度、岗位值班制度、采前策划制度、线索通报制度、效果反馈制度等,确保中心采编发网络紧密结合、无缝衔接。通过指挥中心与融媒体记者采编各个部门调度,实现对“播、报、视、网”媒体的集中高效指挥和采编调度。还可以利用指挥中心系统,对社区突发事件及时分解处理,使管理服务更加快速高效;可以对每名社区工作人员实行实时轨迹监控,纳入干部绩效考核体系。

  此外,可通过交互式大屏展现系统将用户关心的生产,发布类数据直观的表现出来,用于全局统筹指挥调度。

  指挥调度系统分为如下几大功能:

  1.选题任务和新闻生产的项目管理。

  2.人员与资源调度指挥。

  3.新闻线索信息汇聚。

  4.热点发现、传播路径与效果的反馈。

  5.融媒会议可以帮助快速建立融媒会议模式,有效提升会议效率和会议信息传达。

  6.平台的“微信式”沟通能力方便融媒体中心实时信息沟通,提高沟通效率。

  7.策划单跟踪为各个责任提供相应选题进度、产出物跟踪,可以实时监督、协调相应内容生产。

  8.信息、视频和网络流信号等数据可通过大屏系统和全能机上屏进行可视化展现。

  二、新媒体系统

篇三: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方案

  

  融媒体中心建设方案6篇

  融媒体中心建设方案1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全国和省市区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围绕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打造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载体、直接面向群众和服务群众重要平台,更大力度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经研究,制定我区融媒体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把加强区融媒体中心建设作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科学部署、全面推进,改革创新、重点突破,整合媒体资源,理顺体制机制,强化内容生产,拓展服务领域,将区融媒体中心建设成为主流舆论重要阵地,为余杭高质量可持续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全媒体舆论支持。

  二、工作原则

  1.坚持正确方向。贯彻党管媒体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始终把牢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围绕中心工作

  形成快速响应、即时调配、立体发声的舆论引导机制。

  2.坚持集约发展。整合区内各类媒体资源、生产要素,重塑生产流程、优化资源配置,统筹运用各类传播平台、信息技术,激发活力、形成合力,提高综合利用效率。

  3.坚持移动优先。顺应传播技术发展趋势,以拓展信息移动传播技术、研发移动新闻产品为重点,推动形成渠道丰富、覆盖广泛、传播有力、可管可控的移动传播矩阵。

  4.坚持“媒体+”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顺应群众多样化信息需求,按“媒体+政务+服务”的功能,做精做强媒体主业,不断深化融媒体中心的公共服务属性。

  5.坚持改革创新。遵循媒体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力争新闻宣传质量、文化产业实力走在全省前列,形成一批具有余杭特色、蕴含创新活力、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成果。

  三、总体目标

  按照区级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社区信息枢纽的功能定位,执行“移动优先、一次采集、全媒传播”战略,推动媒体融合各项运行管理机制创新,将区融媒体中心打造成为“全省领先、国内一流”的县级新型主流媒体。

  四、单位体制

  整合区内新闻资源,改组余杭广电传媒集团,重新组建为余杭传媒集团,挂余杭区融媒体中心牌子,为正处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由区委宣传部直接管理,依法依规开展新闻采编、媒体广告、大型活动、影视制作、文化创意、艺术培训、电子商务、会展服务等业务,参与智慧城市、智慧政务建设等。余杭传媒集团由区委宣传部制定办法实施考核(年度考核目标由区委宣传部会同区国资办制定),并受区相关部门的行业管理。

  五、重点任务

  1.着力推进融合发展,组建新型媒体机构。按照区委统一部署要求,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对区内媒体进行流程深化改造、业务平台拓宽、服务功能提升。重新组建余杭传媒集团(区融媒体中心)。按照能整尽整的要求,由区融媒体中心统筹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新媒体、内部资料性出版物、政务发布等职能。后期陆续整合党务政务、民生服务等功能。

  2.着力创新生产机制,重构采编传播流程。区融媒体中心设立新闻信息的采集、策划、编辑、播发等专职部门,建立全媒体内容管理系统,建设稿库、数据库、媒资库,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媒传播”。坚持移动优先战略,集中力量打造综合性移动新媒体客户端,优化配置和精准定位各类传播平台,强化区域整体宣传策划,分

  众传播、分类覆盖,着力构建“一核多端集群”式全媒体矩阵。

  3.着力强化科技驱动,建设技术支撑平台。全面对接省级、市级技术平台,建设集信息汇聚、策划采编、媒资管理、渠道分发、评估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融媒体指挥平台,强化“媒体+政务+服务”功能。

  4.着力强化人才支撑,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加强区融媒体中心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对媒体管理、技术、经营等紧缺型人才,落实相应政策待遇。加强对全区采编播从业人员的系统培训管理,培养一批善用现代传播手段的全媒体人才。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及时申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服务许可,组织所属人员申领职业从业证件。

  5.着力创新机制体制,充分激发发展活力。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效益优先、兼顾公平、奖优罚劣的原则,推进内部管理机制和分配制度改革,以岗定薪、动态管理。绩效考核方案由集团(中心)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并报区委宣传部审核备案后实施。

  六、实施步骤

  202-年2月底前,方案研究。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区委宣传部牵头,对接有关单位进行调研论证,制定区融媒体中心建设方案并提交研究。

  202-年3月,启动建设。完成招投标程序,推进指挥中心空间改

  造、指挥系统平台建设,同步启动移动客户端等产品开发,对接相关服务功能整合。重塑区内新闻采编流程,研究区融媒体中心机构内部架构及相应管理机制。

  202-年6月,基本建成。完成指挥中心软硬件基本建设,验收指挥系统平台,实现功能初步整合,投入试运行。确定区融媒体中心“三定”方案,完成机构挂牌。

  202-年年底前,功能优化。推进部门职能融合、人员队伍融合、产品功能融合,建立健全绩效管理、薪酬考核及各项管理机制,推出主打移动新闻客户端和融媒体产品矩阵,稳步推进融媒体中心运行。

  七、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保障。成立区融媒体中心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委宣传部。区政府办公室、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编办、区财政局(区国资办)、区人力社保局、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区审计局、区数据资源管理局、余杭广电传媒集团、余杭报业文化有限公司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突出管建同步、管建并举,研究推进机构、人事、薪酬、流程再造等事项,统筹推进区融媒体中心建设。

  2.明确责任分工。区委宣传部牵头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推进区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余杭区广播电视台作为建设主体,抓好各项筹建事务的执行。涉及划转归并事项的各

  部门单位要按照能整尽整的原则,全力支持配合融媒体中心功能整合、壮大。

  3.加大政策扶持。落实上级对县级新闻事业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加大对区融媒体中心的人财物支持。对涉及融媒体中心发展壮大的重大事项、重大项目、重大设施设备等,采取“一事一议”,报经区委、区政府批准后,由区财政予以保障。区政府及镇街、部门、平台涉及影视制作、大型活动等政府服务外包项目,优先向余杭传媒集团所属公司采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配齐配强班子力量,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加快专业人才招引,增强融媒体中心的核心竞争力。

  融媒体中心建设方案2为巩固和壮大党的基层舆论阵地,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着力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县(市)级区域新型主流媒体,把大冶建设成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先行地、样板区,更好地服务全市工作中心,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现就我市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精神,加快我

  市融媒体中心建设,实现机构、人员、渠道、平台、内容、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真正融合,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守正创新,锐意攻坚克难,不断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全力讲述好大冶故事、传播好大冶声音、展示好大冶形象,为大冶当好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鄂东转型发展领头羊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二、目标任务

  (一)建成主流舆论阵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各项中心工作,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为大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二)建成综合服务平台。面向全市提供政务服务、生活服务、社交传播、教育培训等综合服务,把市民充分纳入服务范围,增强互动性,在市委市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设沟通的桥梁。

  (三)建成社区信息枢纽。对标群众信息需求,面向全市大型社区、村镇,搭建基层综合信息平台,完善平台互动交流等功能,提供导向正确、贴近生活的信息资讯,促进信息交互的有序化、便捷化、高效化,增加受众、扩大影响,为建设“三个大冶”聚民心、暖人心、筑

  同心。

  (四)建成精神文化家园。顺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助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传播品牌,丰富基层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实现文化小康,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人民群众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三、建设内容

  (一)整合媒体机构

  1.整合媒体资源。将市政府办管理的大冶政府网移交市融媒体中心,将市委宣传部管理的“大冶发布”微信公众号、大冶新闻网移交市融媒体中心,统一运营管理;《今日大冶》以合作方式整体并入市融媒体中心,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媒体运营和人员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经营创收上交财政;整合户外大屏资源,通过技术对接,由市融媒体中心负责内容发布;新办以今日头条号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通过融合,形成“一中心、十平台”的融媒体新型主流阵地。“一中心”即:大冶市融媒体中心;“十平台”即:大冶电视台、“云上大冶”、大冶政府网、大冶新闻网、《今日大冶》、“大冶发布”微信公众号、“大冶发布”微博、“大冶发布”今日头条号、“今日大冶”微信公众

  号、户外大屏。

  2.明确单位性质。市融媒体中心为市委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明确为公益一类,财政全额拨款。加挂大冶市广播电视台牌子,保留呼号。

  3.制定“三定”规定。按照既确保满足工作需要、又严格进行总量控制的原则,结合大冶实际,科学设置市融媒体中心的部门功能、岗位职责,合理规划人员编制、经费安排。打破原有以媒体属性设定部门的建制体系,设置策、采、编、制、发、技、联、营等内设机构,实行竞聘上岗、双向选择、定员定岗定责。

  (二)重塑运行机制

  1.创新工作机制。打破部门壁垒,重塑内容生产流程,摒弃传统生产和传播模式,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流量互动互通,搭建灵活机动的工作平台,促进资源充分共享、服务互相支撑。

  2.再造采编流程。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打通“报、网、微、端、屏”资源,实施“线索汇聚、选题策划、记者采访、编辑制作、分级审核、多元传播”的“六步工作法”,实现“一次采集、多样编辑、多种生成、全媒传播”,努力形成“新媒体首发、全媒体跟进、融媒体传播”的媒体舆论工作格局。

  3.搞活媒体经营。综合新媒体、电视、报纸等媒介资源,以活

  动策划为带动,以融媒体直播为手段,以产业合作为突破口,实现经营模式从单纯依靠广告收入向广告栏目、线下活动、产业服务等多元化产业链发展转型。在大型活动上拓展业务,可承接各类商务、会展、节庆等活动,打造“线上+线下”宣传服务模式,提升造血机能。

  (三)搭建技术平台

  1.加强硬件建设。依托“长江云”省级融媒体平台,科学制定适应我市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技术方案,加快融媒体指挥调度平台、传统设备升级、网络基础设施、策采编发软件和全媒体演播室等项目建设,为我市媒体融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实现县、市、省信息资源“三级共享”。根据技术平台运营需要,支持市融媒体中心吸纳社会技术力量,作为技术储备。

  2.完善软件功能。按照“1+N”(“1”是指“长江云”省级平台,“N”是指“云上县市区”)模式,加强与“长江云”省级平台技术对接,优化和完善“云上大冶”平台功能,适时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功能模块,不断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优化传播方式

  1.构建移动优先传播格局。实行移动优先战略,以“云上大冶”为龙头,融合电视台、政府网、新闻网、《今日大冶》电子版、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自主渠道和成熟平台,连接新华社现场云、“学

  习强国”APP、长江云合作体等全国全省新媒体平台,以今日头条号、抖音号、企鹅号等重点社会平台,“双微”矩阵和全市专业媒体社群为依托,构建“1+6+3+X”的新型移动传播格局,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2.打造地方传播矩阵。全市各乡镇、各部门全面入驻“云上大冶”,全员下载使用客户端,大力提高“云上大冶”入驻率、下载量、日活率;全员关注“大冶发布”、“今日大冶”等微信公众号,积极转发、评论、收藏、点赞文章,持续扩大朋友圈影响。有序整合各部门单位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其他商业媒体平台官方账号等,打造地方传播矩阵。

  3.创新宣传报道形式。创新内容表达、丰富呈现形式,重点在“准、新、微、快”上下功夫,利用短视频、直播、H5、VR等各种传播形式,打造更多与主流媒体品格和气质相一致的新闻精品,让直播化、移动化和产品化成为融媒体报道新趋势。

  (五)拓宽服务范围

  1.实施“媒体+”模式。

  实施“媒体+政务+服务”模式。全市各级、各部门单位与市融媒体中心对接,及时共享非涉密、可公开的信息资源,为群众提供各项申报审批、注册办证、办理社保等一站式政务服务,打造“指尖上的政务服务中心”;实时提供天气情况、空气质量、交通路况等信息,开放水电燃气缴费等接口,为群众提供全方位便捷服务。

  实施“媒体+电商+扶贫”模式。由市商务局牵头,市扶贫办配合,统筹组织各乡镇、各部门单位逐步帮助具备条件的扶贫产业、农产品入驻市融媒体中心电商平台,为脱贫攻坚注入融媒体力量。待平台运营成熟后,吸引本地商家和电商产业入驻,进一步拓宽平台商品和业务范围,打造品类丰富、服务群众的媒体电商平台。

  实施“媒体+党建+培训”模式。由市委组织部牵头,统筹组织各乡镇、各部门单位党组织与市融媒体中心对接,逐步入驻并开展线上党建学习会、培训会等活动,推动全市党建工作信息化、数字化。

  2.开展群众活动。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强化为民服务功能”为目标,协助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体育、科普、公益活动。市城市文明创建中心负责与市融媒体中心对接,在“云上大冶”开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专区,统筹组织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组织和特色志愿服务队全面入驻,依托平台一键发起志愿服务活动、理论宣讲活动、文化体育活动等各类活动,打造线上阅读驿站、线上文明课堂、线上法律援助站、线上技术交流站等线上服务站点,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线上线下建设,切实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治观念,培育向上向善力量,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

  3.践行群众路线。在市融媒体中心开辟“问政”专区,开启“网络问政”通道,为群众即时反映诉求提供便利。各被问政部门单位对“问政”专区的群众投诉、咨询等问题要及时回复处理。市融媒体中心通过大数据对回复处理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对各被问政部门单位的回复率、满意度进行排名,推动被问政部门单位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六)建设人才队伍

  1.提升队伍素质。加强现有人才队伍的融媒转型培训,着重培训融媒思维、融媒技术、融媒业务,提升思想观念和业务水平,引导全员向全媒记者、全媒编辑、全媒管理人才整体转型。

  2.灵活选人用人。改革人才引进机制,根据市融媒体中心建设发展需要,有计划地引进数名全媒型人才、互联网人才和新媒体运营人才等专业技术人才。灵活运用选人用人机制,通过招考遴选、合同聘用等多种途径,根据岗位设置和用人需要,由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主导,不启用编制,合同聘用融媒专业技术人才和相关岗位人员,人员薪资由市财政保障。建立全市融媒体通讯员队伍,实行稿酬制,纳入年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目标考核。

  3.推行绩效考核。市融媒体中心要研究设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推行薪酬分配制度改革,科学设置岗位,实行竞争上岗、双

  向选择,坚持以岗定薪、奖优罚劣、优绩优酬,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变资历管理为绩效管理,拉大同一岗位做与不做的差距,缩小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差距,推动人员薪酬向一线倾斜,建立岗位责任与工作业绩相统一的薪酬分配制度。

  四、实施步骤

  (一)启动准备阶段(202-年3月)。统一思想,组建专班,按照省试点要求,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起草制定市融媒体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三定”规定、平台建设等方案。融合全市公共媒体资源,初步搭建市融媒体中心运行架构。

  (二)试点建设阶段(202-年3月底至6月)。按照“谋划与培训同步、融合与发展同步、建设与管理同步”原则,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全面推进落实市融媒体中心组织架构、人员安排、平台搭建、资源整合等工作,初步完成重点民生领域政务服务入驻,探索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大冶模式”,顺利通过省级检查验收。

  (三)深化融合阶段(202-年6月至202-年12月)。做精做强媒体主业,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建成新型主流舆论阵地;深入推进“媒体+政务”模式,推动移动政务建设,打造“指尖上的政务中心”;不断强化“媒体+服务”模式,顺应群众多样化信息需求,建成民生服务

  平台。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常务副市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常务)、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市委办、市政府办、市纪委监察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城市文明创建中心、市扶贫办、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融媒体中心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办公地点设在市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由宣传部副部长兼任。

  (二)完善工作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例会,及时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促进部门之间相互沟通,研究和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检查督办机制,加大督导力度,对行动迅速、配合积极的给予肯定表扬,对推进不力、工作不到位的给予通报批评。

  (三)明确工作责任。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必须将市融媒体中心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亲自抓,明确分管负责人与工作专班,做到时间安排明细化、工作措施具体化、责任落实常态化,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融媒体中心建设方案3为牢固树立优质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融媒体中心工作质量,根据文明单位创建要求,结合我中心实际,特制定创建文明优质服务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充分发挥融媒体中心在促进和完善国家治理中的“免疫系统”功能作用,坚持依法行政,改进管理,积极开展创建文明优质服务活动,使广大融媒体中心干部职工的素质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服务理念进一步增强,行为进一步规范,风气得到进一步好转,努力打造一支“勤政、廉洁、文明、务实、高效”的融媒体中心队伍。

  二、争创目标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融媒体中心质量,形成人人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浓厚氛围,为推进融媒体中心工作科学发展,构建人本融媒体中心,努力实现“三个明显转变”。即: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三、活动内容

  (一)深入开展融媒体中心质量创优活动,不断提高融媒体中心监督服务水平。

  一是认真推进融媒体中心机关各项建设,全面提高融媒体中心质量和工作水平。二是认真改进融媒体中心项目计划管理工作,加强立

  项调研,努力做到融媒体中心计划科学合理。三是组织参加省融媒体中心厅开展的优秀融媒体中心项目评比活动,促进融媒体中心质量的提升。

  (二)深入开展创优活动。

  结合融媒体中心工作实际,扎实推进融媒体中心反腐倡廉建设,确保融媒体中心干部清正、机关清廉、政治清明。一是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实行“八不准”融媒体中心纪律。二是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坚持将廉政风险防控融入融媒体中心业务工作和管理流程之中,进一步完善防控措施,实现对融媒体中心业务流程和广告项目审理事务管理的全面覆盖和风险预警。三是按照从严治理融媒体中心队伍的要求,不断完善惩防体系建设,严格落实融媒体中心工作纪律、回访制度和督查制度,与各科室负责人签订廉政责任书,明确责任规定,强化责任意识和责任追究。四是以创建学习型机关、创新型机关、和谐型机关、廉洁型机关为载体,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融媒体中心、进家庭。进一步拓展内容和载体,创新廉政文化建设的形式,大力宣传和推广优秀廉政文化成果,促进廉政建设的理念深入人心,在融媒体中心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风清气正、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

  (三)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创优活动,为更好服务融媒体中心作贡献。

  一是扎实抓好政风建设,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严格执行中央及省市出台的各项规定,把各项要求和责任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严以律己,坚决克服大手大脚、铺张浪费,讲排场、比阔气等奢靡之风。

  二是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全面树立融媒体中心人员良好形象。不断加大对融媒体中心人员自身素质的培养,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树立求真务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雷厉风行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是认真落实厉行节约各项规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重要批示精神,强化融媒体中心管理,降低融媒体中心运行成本,不断提升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

  四是规范机关内部管理,精简文件和会议,加强经费管理,建设节约型机关;强化党务政务公开工作,建设和谐文明机关,做到内增素质、外树形象、工作高效、服务周到。

  (四)认真开展党建工作创优活动,努力推动融媒体中心监督服务出效益。

  一是围绕中心工作,推进党建工作上新水平。二是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充实图书室,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引导干部养成热爱学习、崇尚读书的好习惯。三是围绕中心工作

  开展各项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争当“查核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的高手、信息技术应用的强手、内部管理的行家里手”,立足本职,融媒体中心监督服务出成效。加大对重大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融媒体中心监督,确保政令畅通。

  四、活动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中心各科室要高度重视创建文明优质服务工作,充分认识创建文明优质服务活动是文明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参与,要把争创活动与融媒体中心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切实把争创活动抓紧抓好抓实。

  (二)严格要求,建立责任制度。把创建文明优质服务工作同年终考核结合起来,将创建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作为评先评优的依据,充分调动全体干部职工创建优质服务的积极性,把创建文明优质服务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三)狠抓落实,提高服务质量。中心各科室要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创建活动,将文明的语言、谦恭的态度运用到工作中,积极营造创建文明优质服务的氛围,进一步增强创建文明优质服务意识,为融媒体中心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融媒体中心建设方案4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实施意见》(嵊市委

  〔2017〕7号)及《202-年度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目标责任清单》(嵊创建领〔202-〕2号)要求,现就中心文明创建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三个年”活动总体安排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各项任务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平台的作用,精心组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媒体宣传,广泛开展内部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年度重点工作,为推进高水平“三个嵊州”营造浓厚舆论宣传氛围,全力助推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

  二、主要任务

  (一)精心组织理想信念宣传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新闻宣传工作首要任务,报纸、广播、电视在重点版面、重点栏目、重点时段,推出专栏专题,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报道全市各地各部门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行动和成效,营造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浓厚氛围。

  2.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日常形势宣传、成就宣传、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热点引导、舆论监督之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广泛宣传最美人物、道德楷模等,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组织播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电视剧、广播剧;制作播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标语或视频以及具有本土特色的公益广告,每天分别不少于20次,提高播出频次。

  (二)精心组织文明创建专项宣传

  1.新闻类栏目开设专题专栏。统一在报纸、广播、电视中开设“创全国文明城市,我们在行动”“奋进新时代·我与文明创建”“文明实践在一起”等专题专栏,及时报道创建动态,结合百姓身边典型人事重点宣传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就调查问卷有关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提高文明创建的知晓率、满意度。电视“嵊州新闻”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开设“我为创建上头条”专栏。广播“嵊广1003”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开设“我为创建来建言”专栏。

  2.电视“新闻1+2”邀请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优秀志愿者等,从不同层面聚焦创建行动,反映活动进展和成效的同时,开展集中点评。

  3.继续开设“今日关注”“文明大家谈”“今日直击”等栏目,分领域对创建进程中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和不文明现象进行公开曝光,一事一现象一评,及时有效地进行舆论监督,同时强化跟踪反馈,提升监督实效。每周推出舆论监督节目不少于3期。

  4.报纸开设“嵊州好人榜”栏目,宣传嵊州正能量,挖掘和报道身边好人事迹每周不少于1篇。

  5.协助办好文明嵊州微信公众号、嵊州文明网,办好嵊州新闻网“创全国文明城市,我们在行动”专题网页,每周至少更新3次。

  6.广播交通娱乐频率在早晚收听高峰时段,以“城市早班车”、“嵊州晚高峰”栏目为主平台,结合节目特色设计载体,加大创建内容宣讲,同时加密日常各收听段的创建公益内容投放。

  7.制作各类专题片、宣传片和汇报片。

  (三)精心组织内部创建工作

  积极开展机关文明创建活动,以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为重点,以创建优美、和谐、文明的工作环境为基础,以不断提高职工的文明素质为关键,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展现新单位新形象。

  1.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通过组织党委民主生活会、中心组理论学习会、党支部会等形式,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集中学习、分散自学、辅导报告、网络教育、技能比武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业务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不断提

  高服务基层和群众的本领。

  2.加强融媒体文化建设。培育和谐精神,树立和谐理念,营造和谐环境,努力形成风清气正、团结奋进、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注重人文关怀,引导干部职工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适合新闻媒体特点的文体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搭建干部职工沟通思想、联络感情、交流工作的平台,培养激发干部职工的团队意识和进取精神。

  3.加强单位环境管理。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落实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要求。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实行办公区域禁烟制度,来人来访不准相互敬烟,外来人员吸烟,应予以劝阻。推行使用“钉钉”智能移动办公平台,节约利用纸张等办公耗材,提高办公效能。落实责任制,切实搞好办公室内部卫生,共同打造整洁清新、卫生文明、秩序井然、环境优美的单位环境。

  (四)精心组织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不断完善各类管线的规划设计,做好预埋设计规划工作,形成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网络规划建设,确保有线数字电视的优质正常收看;进一步加强管线整治,工程线缆井盖无破损及阻断盲道现象。

  (五)组织提供文明创建资料

  提供宣传报道文明创建的图片资料,数据表格等。

  三、实施步骤

  1.动员阶段(202-年4月)

  按照市级文明创建各项要求,制定本单位文明创建实施方案,发动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文明创建活动。

  2.实施阶段(202-年7月—10月)

  分阶段、分步骤、抓落实实施方案,特别要对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责任制清单的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突出特色、以提高服务质量为目的的活动,使创建活动成为促进工作的有效载体。

  3.总结阶段(202-年11月)

  根据市创建办的要求,对文明创建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总结检查,开展自查自评和整改落实。

  四、保障措施

  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成立以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各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融媒体中心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的统筹协调、计划部署、活动组织、监督检查,确保文明创建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周航副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

  2.责任分解,狠抓落实。各部室要根据实施方案和责任分工,层层分解任务,明确具体目标、具体内容和具体要求,落实具体措施,形成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具体、考核有力的工作机制,一项一项地抓细抓好抓落实。

  3.加强督查,务求实效。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开展跟踪督查督办活动,深入了解掌握创建活动进展情况,对各部室落实责任分工情况进行不定期督查检查,及时通报,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取得实效,并认真做好台账材料收集整理工作。

  融媒体中心建设方案5攸县融媒体中心的空间平台建设,主要是建立一个满足媒体融合发展的整合空间平台,提供指挥中枢和中控平台功能。既可呈现中心全景运营情况,也能支撑任务的调控、指挥,满足融媒体中心所有业务人员在一个空间内协同作业的需求。

  一、建设基本原则

  (1)架构先进。项目整体建设中,选用先进的、具有前瞻性的技术架构,让县融媒体中心有较长的生命周期。(2)经济实用。充分考虑当前采购和系统长期运维的经济性,选择既能经济可行又能长期保障的产品和技术。(3)确保安全。在项目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系统安全和内容安全,采用可靠的技术解决方案,保障稳定运行。(4)保

  护投资。充分利用县新闻中心、县广播电视台原有的资源、成果、设备,整体升级改造,不搞重复建设。

  二、空间改造建设

  空间改造将以广电台大楼为基础,对其进行结构改造和建设。改造一楼大厅作为融媒体中心形象展示厅,三楼会议作为融媒体中心指挥大厅,六楼改建演播室、编辑工作室、配音间和开放式办公区域。建设完成后,完善供电系统,对其内部进行装修,安装空调系统、消防设施,满足融媒体中心平台建设要求和相关人员的办公需求。空间改造建设完成后,具备120平方米融媒体中心指挥大厅1个,用以建设宣传指挥调度平台、指挥调度大屏系统和召开大型会议的需求;演播室一间、配音一间,用于《攸县新闻》和其他节目需求,实景和虚拟兼备;编辑工作室整合1大间;电台直播室1间,配音室1间,满足音频采集和配音需求。建设后办公区域可满足工作空间需求。在具体的空间平台改造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建设110平方米全景虚拟演播室。对演播室结构和背景进行合理建设,使其能够满足新闻、娱乐、互动等电视节目拍摄制作。利用其场地空间、工作人员、制作系统、传输系统,进行拍摄、制作,具体主要利用六楼现有各制作和播音室改造成演播室、化妆更衣室、配音室、制作室、编单室、审片室。(1)将现有69平方米的演播室,扩建成全景约110平方米

  的演播室,在设计上资源节约、功能融合、安全可靠,具有新闻口播、娱乐互动、虚拟实景相结合,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直播和录播,满足不同节目生产的需求。(2)将现电视新闻中心的新闻、专题制作室和编单室整合,利用新闻制作室改建成一间编单室和一间审片室;把两间专题制作室和编单室改建成一间集中节目制作室,一间小型化妆更衣室,一间配音室,这样有利节目制作的整体化、优越化,工作空间的最大化。打通融媒体演播室制播流程,实现内容互融互通。完成演播室高清化升级,为以后流程统一生产提供支撑。(二)融媒体中心主体建设,基础环境的建设与装修。包括形象展示大厅、融媒体指挥中心建设,门窗、吊顶、电气照明、墙面等内部修缮装修。配电系统适应性改造,新增设备配套强弱电设施设备,防雷设施,公用电缆沟及双路供电电缆铺设。机房空调、中央空调设备安装和消防系统建设。(三)融媒体中心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基础配套设施包括中型会议桌1套,办公座椅8套,记者办公座椅8套以及综合布线、强弱电调试等工作。

  三、融媒体采、编、播系统建设

  除新建的融媒体中心技术平台外,还要对现有县广播电视台的技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先期以高清为主要节目形态,逐步将4K节目生产需求作为规划目标,适应融媒体工作机制与业务发展。对攸县广

  播电视台的采编设备进行升级,以适应融媒体采集要求。实现生产系统组网,具体包括广播电视音频采集设备的更新、融媒体端采集终端的建设。做好高清电视节目源的采集,更新摄录采集设备大型高清摄像机1台,4K摄像机4台,制作视频实时传播,实现前期拍摄的高清化;并将电视新闻中心现有的分立式各子系统设备进行安全播出系统、非编制作系统等全网布局的统一改造;更新有卡高清非编系统4台,无卡高清非编系统2台等;建设一个超高清、4K后期制作和主干平台系统,使采、编、播、发设备逐步向高清数字化发展,量化节目上传下载环节,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安全系数;同时,新建两套高清化播出系统,目前可采用高标清共享同播模式,电视节目分别生成高清和标清两种格式同步播出,以播出高清制播改造、有线网络公司推进高清机顶盒为重点,经主干平台系统进行播出和传输到用户终端。

  四、结语

  新媒体是融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媒体和新媒体的互联互通是融媒体建设成功的标志,也是未来运营的核心。新媒体采用中广云视的全智NMS3000服务器,既能和融媒体服务器组成分布式部署,也可以实现全面的互联互通。NMS3000一体机平台包含视频直播管理、全媒体资源管理、CMS内容管理,支持网站、微信、APP客户端,根据需要可增加微信矩阵管理系统和政企号等功能。自带显卡,支持GPU

  硬转码,实现一次上传、多元生成、多屏分发,对需要不同尺寸和码率的终端用户提供最佳体验。

  融媒体中心建设方案6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巩固拓展舆论阵地,厚植党的执政基础,推进我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把加强融媒体中心建设作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科学部署,全面推进,改革创新、重点突破,切实把融媒体中心建设成为主流舆论阵地的重要方面,成为市委、市政府同群众交流沟通的重

  要平台、服务群众的重要途径、接受群众监督的重要渠道,为xxx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正确导向。

  始终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方针。把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贯穿到融媒体中心建设各环节、全过程。

  坚持管建同步,切实管好阵地、管好导向、管好队伍,确保融媒体中心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坚持优化布局。顺应媒体深度融合趋势,立足我市媒体发展实际,加强科学规划,整合传统媒体资源,积极发展新兴媒体,重点打造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融媒体中心建设实现我市媒体转型升级。

  (三)坚持移动优先。

  强化移动优先意识,实行移动优先战略,大力推动移动新媒体建设,推出多种形态的移动新闻产品,在“准、新、微、快”上下功夫,推动形成载体多样、渠道丰富、覆盖广泛的移动传播矩阵。

  (四)坚持“新闻+”理念。

  探索“新闻+”运行模式,从单纯新闻宣传向公共服务领域拓展,从单向传播向多元化互动传播延伸,以综合性、服务型为主打,把融媒体中心打造成“新闻+舆情”“新闻+政务”“新闻+服务”“新闻+电商”的信息服务综合体,为群众提供多样化服务。

  三、重点任务

  建设中央厨房。

  融媒体中心设立统一的新闻信息采集中心、编辑中心,建立全媒体内容管理系统,建设稿库、数据库,新闻素材上传至数据库供各类

  终端加工使用,实现“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多媒体传播”,加强硬件设施等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为采编发网络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丰富传播载体。

  深入研究群众信息接收习惯,建设报刊、广播、电视、“两微一端”、手机台、城市LED显屏等多个终端,发挥各终端传播优势,实现在全域内的最大覆盖。

  开发新媒体平台。

  积极利用中央媒体、省级媒体搭建的移动新媒体平台,在微博、微信等商业平台开设官方账号。自主研发具有xxx特色的移动新媒体平台,搭建网络互动交流平台,使之成为了解民意的“传感器”,汇聚民智的“助力器”,把本地网民留在本地。积极回应网民诉求,针对网名的投诉、爆料、咨询等,第一时间将责任分解到有关部门,加强督查督办工作,切实解决关心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难点问题,增强平台公信力。及时收集整理、分析研判本地舆情动态,建立负面舆情分级预警机制,把负面舆情化解在萌芽状态。

  整合政务信息。

  支持融媒体中心整合党政部门信息资源,推进融媒体中心与党政部门技术平台对接,依托融媒体中心开展信息查询、申报审批、投诉受理等一站式政务服务,打造“指尖上的政务服务中心”。

  整合生活信息。

  支持融媒体中心整合市政服务、交通出行、医疗教育、文化旅游等信息资源,依托融媒体中心提供全方位的生活信息服务;支持融媒体中心开展电商平台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吸引更广泛受众。

  组织开展群众活动。

  依托融媒体中心,探索策划各类群众性文化、体育、科普、公益等活动,创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手段机制,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四、领导机构

  成立xxx市媒体融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研究解决我市媒体融合改革过程中各领域的重大问题。市委书记、市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市委宣传部、市深改办、市委编办、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国投集团、市法制办、市广播电视台、xxx报社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组成,形成统一高效的议事和决策机制,为推进我市融媒体中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五、建设规划

  (一)机构设置

  1.组建xxx市融媒体中心。撤并xxx广播电视台、xxx报社、市新闻网络舆情中心,整合相关职能职责组建xxx市融媒体中心(简

  称“中心”),实现对报纸、广播、电视、“两微一端”等市属媒体的统一管理指挥。市融媒体中心归口市委宣传部管理,作为市委直属按正科级机构规格管理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向上级机构编制部门申报。市融媒体中心增挂“xxx市广播电视台”牌子,便于对外联系工作。市融媒体中心工、青、妇等机构按照有关章程和法规进行设置,并组织开展工作。

  2.组建xxx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完成xxx报社、市广播电视台经营性业务剥离,改组四川省川西广播电视公司,组建xxx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作为xxx市文旅公司全资子公司。市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不再从事媒体经营创收工作。

  3.组建xxx市外宣中心。做实做强外宣工作,组建xxx市外宣中心,为市委宣传部下属事业单位。xxx市外宣中心按副科级机构规格管理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向上级机构编制部门申报。

  (二)运行模式

  1.内部模式:“中央厨房”模式。建立统一指挥调度、高效整合资源、融合多种技术、适应多介质传播的新型多功能的“中央厨房”一体化采编平台,按照“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要求,重构业务流程,对“策、采、编、发、评”新闻生产关键环节进行全面、系统设计。

  2.外部模式:“新闻+”模式。探索“新闻+”运行模式,推进融媒体中心与党政部门技术平台对接,依托融媒体中心开展信息查询、申报审批、投诉受理等一站式政务服务,推进“一网通办、一次都不跑”,打造“指尖上的政务服务中心”。整合市政服务、交通出行、医疗教育、文化旅游等信息资源,依托融媒体中心提供全方位的生活信息服务。

  (三)涉改单位人员编制及绩效改革

  1.将xxx市广播电视台、xxx报社现有人员连人带编划入市融媒体中心。

  2.优化市融媒体中心人员编制。根据融媒体中心新增调整职能,核定相应事业编制,用于设置“新闻+政务”“新闻+服务”“新闻

  +电商”“新闻+舆情”相关工作岗位,并吸纳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舆情分析等专业人才。

  3.现有编外人员实行双向选择。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转聘到市融媒体中心;从事媒体经营创收工作的,重新聘用到新组建的xxx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进行企业化管理。建立符合融媒体中心需要的特殊人才引进机制,打破身份限制,强化正向激励,打通编外人才的成长通道,通过公开招聘(考试、考核),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融媒体中心。

  4.实行分类绩效考核奖励。建立以岗位价值和绩效贡献为导向的薪酬分配体系,重点解决由于多种体制并存,导致同工不同酬的问题,分配重点向新闻采编一线倾斜。根据单位性质,在编人员按照现行的工资制度及绩效考核方案确定人员待遇。编外人员(以市委编办相关意见为准)。

  六、工作要求

  (一)统筹协调,各负其责。建立市委宣传部牵头,编办、财政、发改、人社、网信、经信、文广等部门和新闻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重要事项,及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报社、xxx市广播电视台要积极引领推动,确保推进改革与推进工作同步进行、同步到位。各涉改单位要全力支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工作,市委宣传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要完善相关政策,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和保障。通过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加大对媒体融合发展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市委编办、市人社局要支持媒体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要核定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市发改局、财政局要支持融媒体发展基本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和财政保障。市网信办要积极推动重点新兴媒体建设,依法规范网络传播秩序。市文广局要大力扶持内容创作生产,依法打击侵犯版权行为,加大版权保护力度。市经信局要鼓励电信企业

  加强与传统媒体合作,协调电信企业在带宽等信息基础设施使用、手机终端软件推广等方面给予支持。市政务服务中心、教育、卫计、民政等单位的信息系统向融媒体中心倾斜,在权威信息发布、信息资源整合、数据开发利用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二)倒排工期,按时推进。

  各涉改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建设融媒体中心的工作部署,倒排工期、顺排工序,落实主体责任,细化任务分工,确保媒体融合发展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其中:2018年12月上报并通过《xxx市媒体融合改革工作方案》,完成xxx报社、市广播电视台经营性业务剥离,组建文化传媒公司;202-年2月挂牌成立“xxx市融媒体中心”;202-年3月完成融媒体中心机构改革和人员划转;202-年5月完成“中央厨房”建设并试运行;202-年9月全面建成融媒体中心。要建立责任考核机制,加强跟踪测评、效果评估,确保媒体融合发展任务、重点项目落到实处。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根据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加强调研、指导和督查。

  (三)严明纪律,令行禁止

  市广播电视台、xxx报社要当好主体,积极引领推动。除必要日常开支外,严禁借改革之机突击花钱、权益分红、隐匿财物、转移资产。不得随意进行人事调整,严禁临时调整人员岗位及其

  职责。不得临时变更办公设施用途,确保推进改革与推进工作同步进行、同步到位。

  融媒体中心建设方案

篇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方案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探究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新闻融合、跨媒体报道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这一趋势,一些地方开始打造县级融媒体中心,以整合各类媒体资源,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将就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背景、目的、模式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展开探寻。

  一、背景分析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新闻的获取方式和消费习惯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媒体的发行量逐年下降,网民数量则迅速增加。为应对这种变化,新媒体愈发崛起,在新闻报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又衍生出了一种新的信息融合、资源整合的模式——融媒体。

  融媒体是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通过互联网等技术手段紧密融合,形成一个由多种形式的媒体构成的、立体的信息传播平台。这一模式有利于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及时性、多样性和全面性,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而且对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这种背景下,县级融媒体中心应运而生。县级融媒体中心是指在各地县级新闻传媒机构的基础上,以县级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新媒体公司为代表,建设一体化、多元化、开放化的融媒体中心。通过整合各类媒体资源,打造一支专业的新闻采编团队,实现信息的快速发布和互动传播,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发展前景。

  二、目的与意义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强化县级新闻传媒工作,提高新闻报道的水平和质量。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媒体资源整合,提高新闻采编效率。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能够整合各媒体机构的资源,充分利用网络和数字化技术手段,实现媒体相互协调、信息共享,避免重复投入,提高新闻报道的效率。

  2.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及时性。因为融媒体可以同步、快速地发布信息,实现即时互动传播。这一特性,可以让县级融媒体中心在新闻报道方面拥有更快更及时的速度,获取更快速的宣传效果。

  3.拓展新媒体的传播渠道和范围。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将新闻信息以多种形式进行传播,包括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介,这意味着新闻报道的影响和曝光率会更广。

  4.提高媒体融合水平,实现创新发展。县级融媒体中心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改革,它可以为新闻报道带来更多的创新思路、新闻形式,推动媒体融合的进一步发展。

  5.提高县级新闻传媒的社会声望和地位。借助融媒体的优势,县级新闻传媒机构可以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提高报道质量,进而获得更多人的信任和支持,提升社会形象和品牌形象。

  三、模式及其特点

  建立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模式较多,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一般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模式:

  1.集团模式。即各媒体机构建立跨界合作关系,成立一个独立的融媒体中心。这种模式需要专业队伍的支持,以确保媒体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

  2.联盟模式。即各媒体机构在人力、物力等方面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相互支持、资源交流的联盟。这种模式适度灵活,成本较低,但对于运营管理的要求较高。

  3.平台模式。即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建设模式,将各媒体机构的信息发布到一个共享的平台上,实现信息整合和资源共享。这种模式相对简单快捷,但对于新媒体渠道的掌握和技术的掌握要求较高。

  无论采取哪种模式,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特点都是多元化、信息技术化、开放化、互动化。这些特点也是县级融媒体中心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

  四、运营管理与发展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运营管理和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为此,需要从各方面做好运营管理与发展工作。

  1.制定明确的规划和指标。首先,要制定发展目标、工作计划、业务规划等各种方案。建立与之对应的生产、销售等指标,保障中心运营的目标实现。

  2.建设专业的采编团队。新闻信息繁杂、多样化、虚实难辨,需要一个专业的、素质较高的采编团队来进行挑选、编辑、加工和制作。要为新闻采编人员提供培训以及各种工作保障。

  3.积极推广、宣传。除了自身的新闻采编,县级融媒体中心要积极宣传营销,让更多的读者、观众以及其他用户了解、使用自己的新闻信息服务。

  4.加强对于新闻报道的监管。建立良好的新闻伦理道德和新闻报道管理制度,全面规范整个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新闻报道行为。

  5.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县级融媒体中心不仅仅只是一个新闻报道和信息中心,还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如广告设计、品牌推广、公共关系等。

  综合来看,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是一个十分重要且紧迫的课题,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加强新闻整合、多元化、网络化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将是未来发展新闻传媒工作的必然趋势。

篇五: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方案

  

  县级融媒体中?建设规范21条《县级融媒体中?建设规范21条》第1条:县级融媒体中?是?个地?政权的执政实体、是治国理政层?的概念;媒体融合是传媒?业发展的新业态、是?业层?的概念。县级融媒体中?基于媒体融合,??于媒体融合。要从“四个意识”、“两个维护”的?度把县级融媒体中?建设当做“?把?”?程抓紧、抓实、抓好。第2条:县级媒体是党新闻舆论?作重要阵地、是地?政府重要执政资源、是本地百姓服务重要平台。县级媒体涵盖体制内的报纸、内部资料性出版物、?播、电视、?络媒体、新媒体和体制外?媒体。第3条:县级融媒体中?建设?标是围绕党政中??作和群众?产?活,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化传承、服务?民的传播制?点。?是建成主流舆论阵地,宣传党中央决策部署、思想理论、核?价值观;?是建成综合服务平台,为地?群众?部提供政务服务、?活服务、传播服务、培训服务、社交服务等,增强党和百姓思想粘度;三是建成社区信息枢纽,提供?活资讯。第4条:县级融媒体中?是新型主流媒体、是要守住主流阵地的主?军。要坚持先进、实?、节约、统筹的建设原则。要防范建设过程中的平台建设滞后、?程进度缓慢、体制机制僵化的风险。要早出成果、早见成效。第5条:推进机构改?、实?关停并转。将县级报道组、新闻中?、政府部门及乡镇街道所办政务?站、微信微博、客户端、报纸、出版物、?播电视整合重组,成?县级融媒体中?,由县党委宣传部直管。第6条:坚持社会效益优先、采编经营两分开。设?采编中?实现“?次采集、多种?成、全媒传播”;设?运营中?,探索造?机能,开展群众?化、体育、科普、公益活动,举办商务、会展、节庆活动。第7条:坚持建管并举、依法运?、持证上岗。申请互联?新闻信息服务许可、?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信息?络传播视听节?服务许可;申领播?员主持?证,新闻记者证。第8条:构建全媒传播格局、打造全媒传播矩阵。以客户端为核?,打造包含客户端、报纸、内部资料性出版物、?播、电视、乡村?喇叭、新闻?站、微信、微博、抖?、?机报、?机台、电?阅报栏、户外?屏的多种载体。实现饱和宣传、分众传播。第9条:统筹县域资源、提供综合服务。对接智慧社区、智慧政务、智慧城市。提供政务申报审批、注册办证、办理社保、投诉受理、?上党建、党员培训、政务公开等政务服务;提供?络电商、?电燃?缴费、百姓就医、环境监测、税务办税、旅游购物、停车等便民服务;提供舆情监测、民意收集、建?资政等公共决策服务。第10条:坚持移动优先、?县?端。重点建设客户端、构建移动传播矩阵、创新移动新闻产品、多出融合精品。探索“标准+特?”的客户端建设路径、突出本县特?。第11条:实?“媒体+”战略、媒体和公共服务融合发展。构建“媒体+政务”,“媒体+服务”,“媒体+商务”业务模式。第12条:重视平台建设。创新信息?产采编发?具、提?数字产品?产?平。升级数据库系统、规范数据资源利?、对数字资产进?全?命周期管理。?好舆情监控平台、实时掌控传播态势。建设传播效果分析平台、提供管理决策?撑。构建?户分析平台、?撑精准传播。建好媒体监管平台、管住?媒体。开发报道指挥平台,?持报道?向同向、同步、同声、报道形式百花齐放、报道过程可管可控、报道效果可测可视。第13条:坚持?主可控、安全第?。平台要掌握在县???中,内容要沉淀到县??库?,数据要保护在县??域内。通?服务可以放在云上、核?数据务必留在本地。第14条:坚持因地制宜、因县施策。倡导有条件的县?建;没条件的县可以抱团建。不提倡直接在中央媒体或者?电平台上直接开账号、开栏?、开频道的“租房”模式。第15条:加??才引进、实施专才培训、作好?才储备。引进内容?产?员、技术开发?员、经营管理?才;分批、分级、分层培训全媒体记者、全能记者;完善薪酬分配制度、探索激励?段、提升岗位待遇。第16条:组建培训基地、设?融媒体实验室、探索县级融媒体联盟。和?校、科研院所联合设?融媒体实验室;和产业共建融媒体培训基地;和记协探索县级融媒体联盟。增加?校新闻师?到县级融媒体中?实习,派驻县级融媒体中?记者到院校新闻学校学习。第17条:坚持正?宣传,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昂。引导媒体向基层拓展、向楼宇延伸、向群众靠近;推进数字屏进学校、进社区、进?

  ?。第18条:强化互联?思维,?好?数据、管好互联?;第19条:倡导?数据思维、开发智能应?。重视?户画像、开发推荐引擎、实现信息找?;运???智能、在新闻策划、采集、?产、分发、接收、反馈、管理、运营中,?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提?舆论引导能?;?好?数据帮助管好县域?媒体、让负?舆情不出县。第20条:坚持?体化发展?向,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平台终端、管理?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放??体效能。第21条:处理好县级融媒体中?建设和省级报业集团、省级?电集团、市级传媒的关系、保持开放性、守住?主性;防范市场上兜售的各类图纸型融媒体平台的风险;活?商业平台的传播渠道,?好公家的云、建好?家的端。

篇六: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方案

  

  县级融媒体建设方案

  甲方名称:

  时间:

  年

  月

  日

  地点:

  目录

  政策背景

  ...........................................................................................................................3电视台现状(代调研报告

  ...........................................................................................3电视台融媒体建设技术方案

  ...........................................................................................4建设成效

  ...........................................................................................................................6县级融媒体制作中心技术方案

  政策背景

  受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组织编制并审查了《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规范要求》,1月15日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推荐性行业标准,予以发布,标准编号为:GY/T321-2019,该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1月15日联合发布。

  电视台现状(代调研报告)

  近年来,市(县、市)广播电视台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记新闻媒体"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职责和使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握导向,唱响主旋律,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在新闻宣传、舆论引导、对外宣传、服务民生发挥了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一)

  媒体关注度及流量问题。

  近年来,受新媒体兴起和传媒市场进一步细分、整合的影响,尤其是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行业的兴起,市县两级广播电视台广告收入、用户流量呈断崖式下滑,单位经费保障难以为继,人员工资、社保、公积金等支出困难,并且随时有停发的可能。

  (二)人才匮乏问题。由于广告收入大幅下滑,单位经营收入下降,无法为聘用人员提供相匹配的工资福利待遇,无法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受编制制约,无法引进优秀人才。x年来,广播电视台未公开招考录用一名大学毕业生,人才匮乏已严重影响广播电视事业发展。

  (三)传播力下降的问题。近几年来,在国家推进"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电信、联通、移动等运营商采取低价恶性竞争的手段,抢夺广电网络用户,导致广电网络用户大量流失,造成大多数市民看不到本地电视台的节目。

  调研中发现的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是改革和发展的问题,唯有通过改革创新,发展广电事业、搞活广电产业,方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电视台融媒体建设技术方案

  新媒体是一种新兴的形式,融媒体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来临,媒体的边界由清晰逐渐变得模糊,传统的演播室设计已跟不上节目制作快速变化的需求,单向推送模式的电视屏已经无法对电视观众产生更多的粘性。

  现代融媒体建设将是一个比较大的工程项目,涵盖了方方面面,通过将很多版块和内容融合在一起,打通一个一体的平台,真正让融媒中心跟上融合媒体的大潮,把现场类电视节目制作的更加贴合大众、精彩好看。

  编辑制作系统在深厚的流媒体技术基础上,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推出一套全新的融媒体中心解决方案,使其在目前媒体融合趋势下,成为制作电视节目必不可少的技术平台,将很多广电产品和概念融为一体,形成一个上下一体的媒体宣传平台和电视节目制作平台,让融媒体演播室从传统单一的电视演播室向融媒体演播室进行转变。

  该方案的核心在于打造一个在全景设计演播室、虚实结合的技术基础上,融入互联网技术、新媒体视讯技术,把专家、主持人、观众以及远程、多地、实时互动等效果融会贯通地表现出了,真正让演播室技术跟上融合媒体的大潮,把现场类电视节目制作的更加贴合大众、精彩好看。

  同时纳加融媒体演播室不单单是利用演播室固有的光和声进行空间艺术创作,更是一个以内容为核心的进行场景构建、互动构建的融合节目生产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你可以进行新闻、军事、财经、教育、农业、旅游、访谈、互动、点评等等各种类型的节目生产;你也可以实现嘉宾、主持及演职人员等等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全方位的融合生产、协同制作、多方互动。

  高度集成化:通过纳加高度集成的一体化设备,全面取代传统的切换台、编码器、硬盘录像机、图文包装、字幕、虚拟合成等等众多硬件,一套设备满足融媒体演播室的各种节目制作需求。

  高清4K化:具备4K/HDR全流程的制作能力,利用4K输入、输出、编码、虚拟抠像等技术,可拍摄像素4倍于高清1080i的影像,其技术远远超过传统高清影像。

  信号多元兼容化:不在局限于传统的视频信号、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与IP技术,实现对传统视频信号、RTMP/RTSP等网络信号、NDI信号、SRT信号等各种信号的全面支持。

  互动简单化:在live(直播)+技术技术的加持下,只需简单的扫描二维码就可实现手机、摄像机、导播机等设备的有效联通,双向互动;使得各类互动节目变得更加简单有效。

  平台场景化:强大的三维虚拟引擎能够生成新闻、军事、财经、教育、农业等等各种虚拟场景,使得一个演播室能够围绕内容进行生产制作,真正的突出融合媒体的内容核心地位。

  多渠道多任务发布:具备SDI、HDMI、DP多种物理输出通道,以及RTMP、RTSP、NDI、SRT等各类网络输出通道,可同时推送多个直播平台,集信号、网络播出为一体。实现一次生产、全渠道发布。

  强大的PTZ支持:通过onvif协议直接控制PTZ摄像机,可实现多达18路PTZ摄像机的转动、变焦、白平衡、光圈等的控制。

  图文包装一体化:AI字幕、美颜、色彩校正与监控、CG、包装等等一切都围绕着节目生产这一核心,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媒体的全方位融合,让节目更加贴合大众、精彩好看。

  建设成效

  项目建成后,会改善当前独立的办公环境,办公环境将会变的更加舒适和谐、宽敞开放、新的融媒体编辑公共办公区更些办公合理,办公更加方便。

  在建强主流舆论阵地的同时,各县市融媒体中心不断探索“媒体+政务”“媒体+服务”“媒体+商务”等运行模式,架起地方党委政府与基层民众之间的沟通桥梁。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形成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

推荐访问: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方案 县级 方案 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