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北京首钢历史
北京首钢园的介绍
北京首钢园是一座集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公园,位于北京市丰台区西三环南路与南四环交汇处,占地面积达到了1.2万平方米。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首钢园的建筑风格独特,园内有着多个主题区域,如“钢铁文化广场”、“钢铁历史长廊”、“钢铁文化馆”等,这些区域展示了首钢集团的历史和文化,让人们更加了解这个曾经的国营大型企业。
园内还有许多娱乐设施,如儿童游乐区、健身区、篮球场、足球场等,满足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此外,园内还有一个大型音乐喷泉,每天晚上都会有精彩的音乐喷泉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
北京首钢园还注重环保,园内有多个环保设施,如太阳能路灯、雨水收集系统等,为城市环保事业做出了贡献。此外,园内还有一个大型的垃圾分类站,提醒人们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北京首钢园是一座集文化、休闲、娱乐、环保为一体的城市公园,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是了解首钢集团历史和文化的好地方。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前来参观,感受这座城市公园的魅力。
篇二:北京首钢历史
首钢简介
首钢集团是以生产钢铁业为主,兼营采矿、机械、电子、建筑、房地产、服务业、海外贸易等多种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首钢总公司为母公司,下属股份、新钢、迁钢、首秦、高新技术、机电等海外企业。职工近8万人。
首钢发展历史概况
首钢始建于1919年,距今已有90年的历史。首钢90年的发展历程,实际上也是首钢企业文化的演变成长史,它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1919----1948年:历经沧桑,饱受磨难;
1948----1978年:艰苦创业,成长壮大;
1979----2002年:改革腾飞,探索发展;
2003----现
在:立志“三创”,再铸辉煌。
一、1919—1948年:历经沧桑,饱受磨难
解放前30年,首钢历经了北洋军阀的战乱、日本侵略者的占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在此期间,工程建设缓慢,生产几度陷于停顿,30年累计生产生铁只有28.6万吨,尚不及现在首钢炼铁厂半个月的产量。30年的沧桑历史,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北京黑色冶金工业的悲惨状况,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是工人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苦难史,也是一部首钢文化饱经苦难的沧桑史。1919年9月,当时执政的段祺瑞派人在北京石景山东麓筹建名为“龙烟铁矿公司石景山炼厂”(即首钢的前身),兴建了一座日生产能力250吨的炼铁高炉。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霸占了石景山炼厂,将其改名为“石景山炼铁所”。1945年8月日本投降,由国民党接管后,于1946年改名为石景山钢铁厂(简称石钢),至1948年,经过3年多的时间,只部分恢复了生产,产量少得可怜。
二、1948—1978年:艰苦创业,成长壮大
1948年1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石景山钢铁厂,石钢成为北京市第一个国营的钢铁企业。解放后的石钢获得了新生,石钢工人发扬主人翁精神,谱写出一部艰苦创业的文化史。
解放初期,首钢高炉不冒烟、场地长满草,老一辈首钢人靠大锤、扁担和箩筐,仅用半年时间使高炉重新流出铁水。以“顶破天花板,才能见青天”、“回马坡前不怕鬼,强敌面前不服输”的创业精神,迅速掀起恢复生产的劳动热潮。1958年9月,工人们在庄稼地里苦战14天,建成了
3吨侧吹小转炉,结束了石钢有铁无钢的历史;1961年5月建成了当时具有先进水平的年产30万吨小型材轧钢生产线,标志着石钢轧钢开始起步;1964年12月24日,中国第一座氧气顶吹转炉在石钢诞生,揭开了我国转炉炼钢新的一页;1965年,石钢高炉喷吹煤粉、入炉焦比、高炉利用系数等经济技术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使石钢炼钢技术居于当时全国领先水平。1967年9月13日,经冶金工业部批准,石钢改名为“首都钢铁公司”(简称首钢)。
三、1979—2002年:改革腾飞,探索发展
格执行“三个百分之百”,即必须百分之百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违反了规章制度必须百分之百地登记上报;不管什么原因,无论是否造成损失,都要百分之百地扣除违规违制者当月全部奖金。树立了“包保指标讲先进、三者利益讲全局、遵章守则讲严格、相互配合讲风格、各项制度讲效益”的“五种精神”,发扬“实事求是、严格认真、密切协作、恪尽职守、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六种作风”。在五种精神和六种作风的指导下,首钢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一时期,广大干部职工发扬“敢闯、敢坚持、敢于苦干硬干”的“三敢”精神,不断争一流、创最佳,有力地推动了首钢自我改造、加速发展的步伐。1979年12月15日,首钢二号高炉移地大修改造工程竣工投产,成为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高炉。
上世纪九十年代,首钢提出“做四有职工、创一流产品”的企业口号。在这期间,首钢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的第三炼钢厂建成投产。同期建成投产的首钢第三线材厂,加上原有的第一、第二线材厂,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线材生产基地。到1994年,首钢的钢产量从1978年的179万吨扩大到824万吨,超过鞍钢,名列全国第一。在不断发展钢铁主业的同时,首钢向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四跨”企业发展,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1996年,首钢集团正式成立。
从1995年到2002年,首钢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首钢地处首都北京的特殊环境,使企业面临着比其他企业更大的环保压力,面临着国内外钢铁市场激烈竞争的压力,面临着实施战略性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面对社会上关于“要首都还是要首钢”的议论,首钢人陷入了“向何处去”的迷茫之中。
四、2003—现在:立志“三创”,再铸辉煌
2003年初,首钢党委提出“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转化为前所未有
的动力和机遇”的号召,确立了“苦干三年,打好思想文化基础、制度创新基础、经济技术基础、人才建设基础”的指导思想。7月首钢党委颁发了《中共首钢总公司委员会关于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首钢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重点任务和方法途径,明确了首钢企业文化体系。
2005年,国务院批复了首钢搬迁调整规划。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首钢"十一五"规划制定实施。首钢率先进行的都市大型钢铁企业向沿海转移的搬迁调整,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没有先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首钢党委清醒地认识到:要完成这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要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要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首钢人必须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加强思想文化创新,开展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
2006年初,一场规模大、范围广、人数多的企业文化全员培训首先拉开了首钢人新一轮思想解放的帷幕。“更新、更快、更精、更强”是新一轮思想解放的着力点,“创新、创优、创业”成为首钢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新一轮思想解放使广大干部职工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2007年,在史无前例的战略性搬迁调整中,首钢党委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创优创业,建设21世纪新首钢”为价值追求,坚定不移地推进先进文化建设。首钢把弘扬长征精神与首钢搬迁调整的实际相结合,引导干部职工树立知难而进、争创一流,只争朝夕、开拓进取,百折不挠、拼搏奉献,博采众长、学习创新,科学严谨、精益求精的“新长征五种精神”。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达到了“为创新增添智慧,为创优注入动力,为创业点燃激情”,深入推进首钢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打造首钢文化软实力的目的。
2008年,首钢党委明确指出要通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首钢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首钢创新创优创业注入新的动力。领导干部解放思想研讨班吹响了首钢新一轮解放思想的号角,干部职工在解放思想中真抓实干,在转变观念中破解难题,在更新思路中转变发展方式,把解放思想体现在具体工作中、落实在解决问题上。在解放思想中赋予了“创新创优创业”新的内涵,提出“为创新深入对比思考,为创优找准目标定位,为创业定准措施、练好基本功”,在创新创优创业中放开视野、放开胸怀,认知自己、认知别人、认知大势,理性思考。
篇三:北京首钢历史
首钢发展历程
首钢是中国最早成立的钢铁企业之一,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58年。当时,政府决定在北京建立一家具有现代化生产能力的钢铁厂,以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于是,首钢在北京西南部的丰台区成立,开始了其漫长而辛苦的发展之路。
在最初的几十年里,首钢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钢铁生产一度陷入停滞,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生产问题和管理混乱。然而,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首钢逐渐走出了困境,并在1980年代开始了大规模的改革和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首钢逐步实现了现代化的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企业从传统的钢铁生产向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产品转型,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同时,首钢还积极开展了国际合作和技术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如今,首钢已经成为了中国钢铁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其产品远销世界各地,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首钢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和挑战,但也展现了中国钢铁行业的辉煌成就。作为一家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创新精神的企业,首钢必将继续为中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1-
篇四:北京首钢历史
事故31812起,大批劳工伤亡。工首钢历史沿革人奋起罢工,破坏设备,并打死了日本工头。抗日战争期间,该文/李舒919年,官商合办的龙烟铁矿股份有限公司在京西石景山建设炼厂,北京近代黑色冶金工业由此起步。其时,北洋政府换届频仍,军阀混战,时局动荡。石景山炼厂的建设是中国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融合,引进西方技术自主开发资源和发展大工业的早期尝试。但在外国资本的强大压力和社会动荡的影响下,内忧外患,资金短缺,于1923年停建,只完成设计工程的8o%。1928年,国民政府清理该公司,改组成立农矿部龙烟矿务局,对所辖石景山炼厂只保管,不续建。直至“七七事变”,炼厂尚末投产。抗曰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强行占有炼厂,将其改组为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华北兴中公司下属的“石景山制铁所”。日本当局从其国内搬迁二手设备,调用1OOo余名技术人员,并驻军2000余人,强迫大批中国战俘和农民服苦役。1938年i1月,高炉投产出铁。同年,兴中公司改组为“北支那经济开发株式会社”,成为侵略者掠夺华北资源的中枢。此后,日商分别于是年、1939年、1940年在北平先后组建浅香铁工厂、久保田铁工厂、锻造株式会社,并控制了中华汽炉行,将其改建为中华铁工厂。至此,北平共有5家钢铁企业,全部被日方控制,生产战争急需的钢铁制厂累计产铁25万吨。至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侵略者将高炉铸死,使工厂瘫痪。品。1942年,“北支那经济开发抗日战争胜利时,北平的钢株式会社”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铁企业全部处于停产状态。1945合资成立“北支那制铁株式会年11月,国民政府行政院资源委社”,继续从日本和华南迁建生员会接收石景山制铁所,改名石产装置,把石景山制铁所建成华景山钢铁厂(以下简称石钢),北北的炼铁基地。侵略者强制推行平另外4家钢铁企业也相继被政野蛮生产,仅1944年3月,“北府接收。锻造株式会社被改建为支那制铁株式会社”即发生工伤北平第二修械所,脱离了钢铁行特别企划\13
篇五:北京首钢历史
北京首钢园的介绍
北京首钢园——一个集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北京首钢园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是一座集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该园占地面积达到了200多公顷,是北京市内最大的公园之一。园内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首钢园的建设始于2001年,是由北京市政府和首钢集团共同投资兴建的。园内的建筑和景观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一座绿色、生态的公园。
首钢园的主要景点包括:首钢文化广场、首钢艺术馆、首钢博物馆、首钢体育馆、首钢滑雪场、首钢游泳馆、首钢冰球馆、首钢篮球馆、首钢足球场、首钢森林公园等。其中,首钢文化广场是园内最热闹的地方,每天都有很多市民前来散步、跑步、健身等。首钢艺术馆则是一个集艺术展览、文化交流、艺术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馆,经常举办各种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首钢博物馆则是一座以首钢集团为主题的博物馆,展示了首钢集团的历史、文化和技术成果。
首钢园还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如首钢森林公园、首钢湖、首钢山等。园内的植被覆盖率很高,有着大片的草坪、花坛和树林,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北京首钢园是一座集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是市
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无论是散步、跑步、健身,还是观赏艺术、参观博物馆,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乐趣。
篇六:北京首钢历史
大学生社会实践学习资料
首钢石景山厂老厂与曹妃甸新厂介绍
一、首钢发展历史概况
首钢始建于1919年,解放前30年累计产铁28.6万吨。解放后首钢获得了新生,1958年建起了我国第一座测吹转炉,结束了首钢有铁无钢的历史;1964年建成了我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在我国最早采用高炉喷吹煤技术,70年代末首钢二号高炉成为当时我国最先进的高炉。改革开放以来获得巨大发展,成为以钢铁业为主,兼营采矿、机械、电子、建筑、房地产、服务业、海外贸易等多种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首钢总公司为母公司,下属股份公司、新钢公司、迁钢公司、首秦公司、高新技术公司、机电公司、特钢公司、首建公司、房地产公司、实业公司、国际贸易工程公司等子公司,在香港有上市公司,在南美洲有秘鲁铁矿等海外企业。2007年集团销售收入1090亿元,实现利润水平43亿元,钢产量1540万吨,职工近8万人。在中国企业联合会按2006年数据评选的中国制造业500强中,首钢销售收入列第10位;在中国企业500强中首钢列第36位。揭开了我国炼钢生产新的一页。1978年钢产量达到179万吨,成为全国十大钢铁企业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首钢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获得了巨大发展。从1979年开始,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放权让利"的改革。首钢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试
点单位,从1981年到1995年实行上缴利润递增包干,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承包制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有力地促进了首钢的发展。首钢相继进行了一系列建设和技术改造,二号高炉综合采用37项国内外先进技术,在我国最早采用高炉喷吹煤技术,成为我国第一座现代化高炉;通过购买国外二手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先后建设了第二炼钢厂、第三炼钢厂、第二线材厂、第三线材厂、中厚板厂、3万立方米制氧机、自备电站等一批重点项目,使首钢生产规模迅速扩大,1994年首钢钢产量达到824万吨,列当年全国第一位;同时发展成为以钢铁业为主,兼营采矿、机械、电子、建筑、房地产、服务业、海外贸易等多种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
1979年到2003年,首钢集团累计向国家上交利税费358亿元;资产总额从21.45亿元增加到626亿元,增长28.1倍;销售收入从15.55亿元增加到479亿元,增长29.8倍。2003年首钢集团实现利润10.3亿元,社会贡献总额82.5亿元,工业增加值70亿元;集团在职职工13.51万人。
1.依靠科技进步抓好生产经营,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钢铁业按照"质量、品种、效益、环境"的发展方针,深入开展增收节支、扭亏增盈和对标挖潜活动,消化大量外部减利因素,每年实现利润保持了平稳增长。依靠科技进步,在现有基础上大力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钢铁产品,双高产品产量2001、2002、2003分别完成192万吨、209万吨、321万吨,三年递增率达到66.
86%,2004年1--9月达到324万吨,超过了上年全年的产量。2004年8月以来,双高产品占钢材产量的比例、拳头产品占双高产品的比例,都达到了50%以上。双高产品高于普通钢材价差不断加大,特别是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普通钢材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双高产品成为首钢经济效益增长的有力支撑。2003年首钢集团销售收入479亿元,同比增长24.16%,实现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129%,钢铁业实现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50.6%,均创出近几年来的最好水平。
2.加强环境治理,发展环保产业,努力为改善社会环境做贡献。
1995年以来,首钢累计投入15.54亿元,先后完成环境治理项目289项,使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降低,2003年二氧化硫、烟尘、粉尘和无组织粉尘排放量,分别比1995年降低74.22%、85.98%、73.43%和83.53%。
在搞好自身环境治理的同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利用焦炉系统处理城市废塑料;利用高新技术对钢铁固废资源进行深加工;利用日本绿色缓建项目建设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干熄焦工程;用新技术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在特钢建设报废机动车拆解项目,与北京环保企业合作开发汽车环保产品、"噪声与震动控制"产品和服务业务;正在探讨引进世界领先的地源热泵技术这一可再生的能源,为室内供暖和制冷等。还与国外企业合作开发处于国际前沿的溶融还原技术,有利于实现钢铁清洁化生产的根本变革。还利用二次能源为首钢周边居民供暖;在门头沟山区二十多年义务植树;
美化北京百里长街,建设大型文化广场,实施亮丽工程等,为改善社会环境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该企业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06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三十,2007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三十六。
二、石景山附近历年天气质量
石景山区8年投入50多亿元全面治理环境污染,曾经的传统重工业区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从2000年的几十天增加到2008年的243天。今年前5个月,石景山好天数量又破记录,收获108个蓝天,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天。
昔日的石景山,曾经给人“灰蒙蒙的天,四处有烟囱”的感觉。而今进入石景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高楼和满眼的青绿。这里绿化覆盖率目前高达47.03%,居城八区之首。经过多年治理,石景山用青山绿水给自己印制了一张“新名片”。
区环保局副局长吴景义介绍,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以来,石景山狠抓环境治理和绿化美化,进行了多场节能减排、治理大气污染的“大战役”。他们先后实施了以首钢总公司、京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大唐公司高井发电厂、燕山水泥厂等工业污染治理为重点的80件环保实事和201项限期治理项目,大幅度削减污染排放和扬尘。其中,仅大唐公司高井热电厂四台锅炉的烟气脱硝工程,治理后每年就减少
氮氧化物排放7017吨。
实时监控重点污染企业的治理情况,石景山投入750万元,建成本市功能最全的环境监控指挥中心。他们在16个重点污染源和10个主要环保设施上安置摄像头和信号传输系统,利用GPRS实时监控企业排污情况,为执法提供线索和技术支持。
今年,该区最后五台20吨以上的燃煤锅炉将完成脱硫改造。供热季前,石景山所有锅炉都将达到国际最严格的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烟囱中排放的污染物浓度被降低了90%以上,气体几乎微不可见。以往,常年在石景山上空张牙舞爪的几条“大黑龙”终于不见了踪影。
根据市政府下达的2008年的空气质量任务指标,石景山区全年要实现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238天,到2008年12月22日就提前9天完成了这一任
务指标,截止到12月31日,全年共实现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243天,其中空气质量一级天数为44天,占全年的12%,二级天数为199天,占全年的54.4%,这是自北京市开始进行空气质量情况统计以来,石景山区所达到的最好成绩,石景山区自2000年以来的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统计情况如
下,2000年122天、2001年127天、2002年141天、2003年155天、2004年184天、2005年212天、2006年191天、2007年196天、2008年243天。
石景山区作为传统的工业区,工业企业比较集中,耗煤量约占全市的三分之一,大气污染比较严重。
工业污染尚未得到根本治理,石景山区大气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是重工业企业集中,能源结构偏重燃煤。位于本区西北部、西部的首钢总公司、大唐公司高井发电厂、京能热电公司、现代建筑材料公司,与地处石景山区西南部的燕山水泥厂和地处石景山区中部的首钢特钢公司,形成月牙状的工业布局。工业污染仍然是我区最主要的大气污染源。
由于钢产量和发电量增加,石景山区耗煤量连年增加。2005年本区耗煤量为1,093万吨,比2004年增加70万吨,占全市总耗煤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单位面积耗煤量是全市均值的68倍,单位面积烟尘、SO2排放量分别是全市的20倍和69倍,所带来的煤烟型污染大大超过了城市环境的自净能力。
汽车尾气和道路交通污染有增无减。由于石景山区过境车辆多,特别是工业原材料运输量大,汽车尾气超标车辆多,尤其是108国道、阜石路等交通干线的道路扬尘和汽车尾气污染严重,加上在运营的老旧公交车多,直接影响着本区的大气环境质量。首钢实施搬迁调整后货运车辆将有所减少,但由于机动车总量增加,将导致汽车尾气排放总量增加。
永定河沿岸扬尘污染严重。永定河河道辖区南段大量工业固体废弃物堆放在河道中进行筛选和加工,造成大量扬尘。同时由于汽车运输量增大,造成河堤道路严重破坏,进一步加剧了扬尘污染。
曹妃甸空气质量
三、水质变化情况
根据环境管理统计数据,全区工业用水约27亿吨,其中新鲜水用量9,543万吨,重复用水量26亿吨。首钢总公司12.93亿吨,大唐高井电厂5.43亿吨,京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5.05亿吨,三家单位新鲜水用量分别为4310万吨、1998万吨和1848万吨。全区年生活用水约为4,000万吨,全年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约为3,409万吨,全区生活污水处理率约为70%,有30%直接排入永定河或渗入地下,对地下水源形成威胁。全区现有各类医院17家,每年医疗废水产生总量近70万吨,约占全区生活用水总量的2%。其中石景山医院、首钢医院、朝阳医院西区、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主要医院污水处理比较完善,污水排放达标。尚有个别医院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
工业布局不合理,工业区建在地下水源上游方向,地面污水通过多年渗漏,逐渐污染到地下水。生活污水约有30%直接排入永定河或渗入地下,对地下水源形成威胁。根据硬度、氟化物、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等十项指标的监测,本区地下水水质近几年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尤其是2004年与2003年相比,监测点位的氨氮严重超标。
四、固废处理处置
加强固体废物管理。促进工业固体废物、商业垃圾和居民生活垃圾减量化;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回收、处理工作;建立严格的危险废物管理制度,保证危险废物全部安全处理处置。
生活垃圾处置
在居民小区实施生活垃圾分类,为固废资源化回收利用及减少最终处置量创造条件;
垃圾收集过程中落实分类、资源化回收;
运输过程实现密闭化,做到日产日清,最大限度消除生活垃圾污染;
规范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和管理,最大限度消除生活垃圾填埋处理过程中对大气、水环境造成的污染;
未来垃圾处理可考虑垃圾焚烧发电等方式,减少对垃圾填埋场土地的需求和占用。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
通过节约降耗,技术更新,减少工业生产资源消耗和进一步提高工业废物资源化利用效果;全区工业固体废物要实现处理、自理率达到100%,综合利用率达99%以上。
固废处理处置工程、措施
根据规划,2006-2010年石景山区实施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措其中企事业单位自筹约7,500万元,政府施投资额约为13,500万元。投入约6,000万元。
五、相关政策及行业发展情况
A、石景山十一五”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支持区县发展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下大力气推动高能耗、高
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产业逐步退出,严格控制并逐步淘汰资源开采型产业,抓好首钢搬迁及新项目建设,关闭、改造城市中心区小商品集散交易市场。
针对本区以传统重工业为主的环境污染特点,按照首都总体规划对本区的功能定位及首都总体规划布局,充分利用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契机,积极推动首钢搬迁调整,实施产业项目综合评价,完善项目筛选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严把项目准入关;优化全区的产业结构,提高新技术、旅游休闲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比重,控制结构性环境污染。
1、鼓励性产业
旅游产业
包括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专项旅游建设项目、大型旅
游资源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大型主题公园建设项目、旅游信息化项目等;
文化创意产业
努力培育一批科技与文化结合的共性技术,加快支撑文化创意
产业的技术研发,重点在数字动漫制作、手机游戏、网络游戏、工业设计、数字媒体内容制作等领域形成优势。加大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手段的科技含量,开发内容丰富的数字文化产品,打造产业链。
现代服务业
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重点培育旅游、娱乐、文化、体育等需求潜力大的现代休闲娱
乐产业。整合资源,加大对楼宇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快发展信息、金融、咨询、会展、法律服务和科技服务等商务服务行业,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的知识型现代服务业。支持首钢发展总部经济,建设研发中心及中试基地,支持首钢产业向现代服务业及高新技术产业转型。
高新技术产业
包括软件开发、移动通讯、计算机网络产业、生物技术与现代医疗器械及其他节能环保类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在数字娱乐、工业设计、电子信息等创意科技产业领域形成特色和优势,逐步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群。
清洁能源产业
包括热电联产项目、燃气联合循环发电项目、洁净煤发电项目、太阳能利用项目等;支持驻区大中型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盘活资源,发展循环经济。
林业与生态产业
包括林区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项目、林木营造与良种培育、花卉生产与苗圃基地建设、城区园林绿化与景观建设、生态小区建设等;
环保产业
专项污染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包括电厂烟气脱硫除尘项目、城市污水处理及综合利用项目、固废综合利用与处置项目、生态恢复与重建项目等。
2、限制性产业
指虽然未被列入禁止产业,但是物耗、能耗较高,污染重,或者不符合本区发展规划的产业。
3、禁止性产业
指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生产工艺技术落后、物耗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产业项目,包括:纺织行业(原毛加工、印染布等),皮革制品业(重革、轻革),造纸制浆业,化工行业(染料、化学肥料、硫酸、硼酸、苯酐、磷铵等),橡胶制品业(摩托车轮胎、工程机械轮胎、农业轮胎、自行车胎),非金属矿物加工,有色金属冶炼。
B、打造曹妃甸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曹妃甸,是环渤海地区唯一不需要疏浚航道和开挖港池即可建设大型深水码头的天然港址,其与陆地间的广阔浅滩为发展临港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近年来,伴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崛起,曹妃甸的战略枢纽作用愈加凸显,它的开发建设对国家优化北方生产力布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整体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曹妃甸是一张白纸,要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曹妃甸时提出了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要求。
温家宝总理视察曹妃甸时强调:把循环经济作为立区之本,把曹妃甸建成环渤海地区的“耀眼明珠”。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指示为曹妃甸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和定位。
2008年1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这是国家就循环经济批准的首个园区产业总体规划,同时也标志着曹妃甸的开发建设正式作为国家战略全面启动。
依照《总体规划》,曹妃甸工业区的功能定位为:能源、矿石等大宗货物的集疏港,新型工业化基地,商业性能源储备基地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曹妃甸将按照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和技术一流、规模一流、效益一流、生态一流的要求,构建以现代港口物流、钢铁、化工、装备制造四大产业为主导,电力、海水淡化、建材、环保关联产业循环配套的产业体系,成为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逐步建设成为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面向世界的国家级临港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
首钢京唐钢铁厂是精品钢项目循环经济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在企业内部,没有哪个生产过程是孤立的。高炉、焦炉产生的煤气被用来掺烧发电,发电机组锅炉产生的蒸汽用于发电的同时进行二级抽气,用于生活供暖和海水淡化用气以及工业管网的补充气源;炼钢所产生的钢渣水渣被用作
水泥生产的原料,整体循环率达到97%。循环的结果,不仅解决了传统钢铁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废渣、废气、废水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产品成本。
六、首钢搬迁人员安置
首钢搬迁牵动整个北京建设
职工安置成最大困难
牵动20万职工利益、800万吨钢铁产量和整个北京城市环境建设的首钢搬迁工作将于3月下旬进入新厂建设阶段。
首钢高层日前明确表示,整个首钢搬迁将于2010年按时完成,不过职工安置问题将是未来几年首钢搬迁面临的最大困难。
从2005年3月7日首钢正式对外宣布搬迁规划以来,外界一直对此给予高度关注。时隔一年,首钢搬迁工作已经取得初步进展。首钢董事长朱继民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说,首钢新厂的建厂方案经过北京市和河北省组织论证,已经在2005年年末上报给国家发改委,现在的科研报告已经基本得到了专家和相关院士的认可。新厂厂址所需的11.9平方公里浅水滩涂已完成滩海造地工程的96%以上,3月份将动工建厂。
虽然目前首钢搬迁工作进展顺利,不过首钢高层也承认,如此巨大的工程不可能轻松完成,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搬迁过程中的职工安置问题。朱继民坦言:“职工安置问题,是我们未来几年面临的最大的困难,但是必须要解决好。目前北京市专门成立了指导小组,由一位副市长亲自挂帅来帮助首钢解决职工安置问题。”
作为北京市最大的工业企业,首钢的钢铁产业直接和间接提供的就业岗位超过10万,一旦首钢搬迁,将有数万名职工的工作环境发生变化。对此,朱继民表示,目前首钢已准备好五条渠道来安置受搬迁影响的职工。
首先,随着新钢厂的建设,一部分职工将被转移到曹妃甸厂区就业。“主业会转移五六千人。另外给主业作配套服务的,像机械、机修、建筑,甚至房地产服务业,都会随着主业发展而变化。主业和辅业应该转移1万人左右。”
其次,首钢将把北京现有的非钢产业做好,争取容纳更多的人。像建筑施工业、房地产业、机械制造产业、电子制造产业、矿产加工业这些单位,不但不会减员还会增加雇员。再次,北京市已批准首钢在顺义地区建立一个钢铁冷轧项目,这个项目不仅能够解决近千人的就业,还可以通过物流、加工、配送等业务带动一部分就业。第三,首钢搬迁后剩余的土地将由首钢主导开发,通过土地的开发也能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最后,通过正常的自然减员来安置部分职工。“目前
首钢接近退休年龄的职工人数超过万人,还有一部分人,比如提前三年到五年,可以采取退岗的办法。”
如此大规模的搬迁工作和所有这些人员安置都将需要巨额资金支持。对此,首钢方面称,国务院在批复搬迁调整规划时已表示将从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同时,经过自身积累,特别是近几年钢材市场坚挺,首钢自有资金也将发挥一定作用;另外,首钢可以通过合资合作道路来吸引社会资金。“这三个主要的资金渠道里,更多的要由市场募集资金,包括发债发股。但这些目前还都只是想法,方案论证还在进行当中。”
此次首钢搬迁,留给北京市的最大一笔财富可能就是搬迁后剩下的土地,仅首钢主厂区的露天矿料堆放场就有超过60万平方米的土地。而由于北京市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爆,土地价格持续攀升,首钢搬迁后剩下的空地就成为外界最关心的话题。对于这块地的规划,朱继民表示,目前方案还在制定当中,而制定时间至少需要一年。“目前还说不具体,毕竟距离首钢2010年全部搬迁完成还有一段时间,做这么一个地区的规划也不是简单的事情。北京市在今年年初市长办公会上,要求市里规划部门、首钢再加上其所在的石景山地区等相关部门,要用今年一年的时间对这个地方提出意见。”
朱继民透露,首钢初步设想,在这块土地上保留研发基地。同时,因为首钢是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甚至是跨国经营的企业,它的管理总部、运营总部也应该在这个地区。而且首钢还从事电器、机械、电子产品制造,这些制造基地对环境是没有影响的,而且已经是首钢的基础产业,经过提升之后,也会在这个地方进行整体规划。“我们考虑过,将来还会有一片地方变成展览馆,把首钢留下的文化遗产集中在这里展现,并带动未来的材料装备在这里展览。当然这个展览馆也是一个文化创意的专门园区。”朱继民同时透露,目前首钢已经和天津顺驰公司共同成立了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未来将通过市场渠道参与首钢剩余土地的房地产开发。
大提素”奠定首钢搬迁的基础
在北京石景山区,具有80年历史的首钢老厂的钢铁冶炼正在逐步调整中:2号高炉停产、5号高炉停产、压产200万吨;距北京200多公里的河北曹妃甸,首钢新基地的围海造地工程正在渤海之滨夜以继日地进行中。这一压一建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员转移问题。即将濒海而起的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被赋予这样的内涵:集国内外高端设备、高端产品、循环经济于一身,成为代表国家竞争力的项目。首钢现有的职工素质无法适应;首钢在北京市区钢铁冶炼停产后,将实行重大结构调整,几十年从事钢铁生产的职工,需要重新选择职业,用职工的话说:叫做离开熟悉的高炉,进入陌生的高楼,放下硬钢铁,拿起软文化。职工现有的素质也难以适应。
提高素质,培育新的技能,成为首钢新生的基础,职工新生的需
要,更是这个以为国家分忧为己任的国企的历史责任。
2005年3月,搬迁方案批复不到一个月,首钢党委印发了《关于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指导意见》,对全面提高企业和职工的综合素质做了系统部署,工人们俗称为“大提素”。这是首钢有史以来最广泛也是最自觉的一次“提素”。
“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学习生活化”,这是首钢矿业公司电工赵新民对“大提素”的理解和感受。他说:在“大提素”中,出现了许多不同工种工人组成的学习团队,结合工作自选课题、自编教材、自主攻关。他发起的“赵新民学习室”,6个人里有电工、钳工、焊工,大家在学习中互相启发、共同攻关,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进行了十几项技术革新,光矿车排烟道改造一项,每年就节约10万元!”而首钢第一炼铁厂,则从规范化、精细化和最优化的角度,在全厂开展提升执行力的学习。在创新高炉操作控制上下功夫,一项改革就节约焦炭82882吨,创造效益2575万元。
在“大提素”中,首钢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培训人才。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办了钢铁产业和建筑产业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培养高级管理人员。总公司领导、下属公司的书记、经理都是学员;对专业技术人员,与韩国浦项、欧洲奥钢联等大企业以及高校合作,举办专项技术研究生班、专业培训班;对技师、高级技工开展选拔和专项培训,为结构调整后的新项目进行人员储备。
2006年是首钢值得骄傲的一年。经过3年的全员“提素”,技术
经济指标在全国同行业可比的37项中,首钢有25项进入全国前5名,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成绩。效益增长的同时,一批掌握新技术的职工也迅速成长起来。
大练兵为首钢搬迁锻炼队伍
走进首钢迁钢公司,给人一种现代化钢厂的震撼:没有挥舞钢钎汗流浃背的工人、没有尘烟弥漫的场景,主控室内,一道玻璃幕墙把现代化管理解读得惟妙惟肖:幕墙外,钢水飞溅,热浪滚滚;幕墙内,洁净的工作台前,7名工作人员操作着电脑。
迁钢位于河北迁安市,距离北京195公里,如今,这里正承担着这样的使命:为120公里外的曹妃甸首钢新基地练兵。首钢迁钢公司堪称钢铁新技术的试验厂,自动化炼钢已经达到70%,并将于明年全面实现自动化炼钢,这里汇集了德国、日本、奥地利等地最先进的炼钢技术,经过实战演练,今后将投入到曹妃甸的生产线上。迁钢现有3000多名职工,平均年龄28岁,其中近1000人拥有本科以上学历。在这里经受磨炼的年轻人,今后全都要输送到曹妃甸的关键岗位上去。
除此之外,迁钢从管理、产品、工艺、人员等多方面都要为新首钢摸索经验。作为试验场的迁钢,静悄悄地高速运转着。
首钢把人员安置分成几种流向:一是钢铁企业本身;二是首钢自身的非钢产业;三是围绕曹妃甸等新钢铁基地的服务行业;四是首钢
搬迁后原址上发展创意产业和服务产业。此外,职工可以自主就业。其中,非钢企业是分流的主渠道。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首钢的非钢产业占到一半以上,北京地区的非钢企业近100家,这些企业涉及建筑施工、设计、电子、房地产等。通过改制,增强竞争力,吸纳首钢富余人员转产,成为首钢搬迁后总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首钢搬迁调整中一个重大战略。
2005年6月,首钢设立了“首钢总公司安置富余人员创业基金”。对为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兴办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发项目等给予扶持,目前,已经有8家企业使用创业基金850万元。首钢还在北京地区组建21家劳务派遣企业,积极为职工走向社会搭建桥梁。
两年来首钢通过多种渠道共安置富余人员13179人,首钢北京地区净减少7000人。
首钢董事长朱继民说到首钢的搬迁和首钢人的发展的关系时说了这样一段话:“职工要与企业共同成长。企业水平高了,个人水平也要高;企业发展了,个人要有价值;企业打造了舞台,个人要有能力。”搬迁正在打造新首钢,也在培育新首钢人。
篇七:北京首钢历史
集团化企业发展史范文首钢集团的发展历程
首钢始建于1919年,距今已有90年的历史。首钢90年的发展历程,实际上也是首钢企业文化的演变成长史,它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1919-1948年:历经沧桑,饱受磨难;
1948-1978年:艰苦创业,成长壮大;
1979-xx年:改革腾飞,探索发展;
xx-现在:立志“三创”,再铸辉煌。
一、1919—1948年:历经沧桑,饱受磨难
解放前30年,首钢历经了北洋军阀的战乱、日本侵略者的占领、___政府的腐败。在此期间,工程建设缓慢,生产几度陷于停顿,30年累计生产生铁只有28.6万吨,尚不及首钢炼铁厂半个月的产量。30年的沧桑历史,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北京黑色冶金工业的悲惨状况,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是___受剥削受压迫的苦难史,也是一部首钢文化饱经苦难的沧桑史。1919年9月,当时执政的段祺瑞派人在北京石景山东麓筹建名为“龙烟铁矿公司石景
山炼厂”(即首钢的前身),兴建了一座日生产能力250吨的炼铁高炉。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霸占了石景山炼厂,将其改名为“石景山炼铁所”。1945年8月日本投降,由___接管后,于1946年改名为石景山钢铁厂(简称石钢),至1948年,经过3年多的时间,只部分恢复了生产,产量少得可怜。
在这一时期,厂内野草丛生,满目荒凉,工人们过着非人的生活。但是广大工人并不甘心被奴役,他们不仅利用怠工来进行反抗,而且还多次进行索粮请愿和罢工斗争。
二、1948—1978年:艰苦创业,成长壮大
1948年12月17日,中国人民___解放了石景山钢铁厂,石钢成为北京市第一个国营的钢铁企业。解放后的石钢获得了新生,石钢工人发扬主人翁精神,谱写出一部艰苦创业的文化史。
解放初期,首钢高炉不冒烟、场地长满草,老一辈首钢人靠大锤、扁担和箩筐,仅用半年时间使高炉重新流出铁水。以“顶破天花板,才能见青天”、“回马坡前不怕鬼,强敌面前不服输”的创业精神,迅速掀起恢复生产的劳动热潮。1958年9月,工人们在庄稼地里苦战14天,建成了3吨侧吹小转炉,结束了首钢有铁无钢的历史;1961年5月建成了当时具有先进水平的年产30万吨小型材
轧钢生产线,标志着石钢轧钢开始起步;1964年12月24日,中国第一座氧气顶吹转炉在石钢诞生,揭开了中国转炉炼钢新的一页;1965年,石钢高炉喷吹煤粉、入炉焦比、高炉利用系数等经济技术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使石钢炼钢技术居于当时全国领先水平。1967年9月13日,经冶金工业部批准,石钢改名为“首都钢铁公司”(简称首钢)。
三、1979—xx年:改革腾飞,探索发展
党的十一届___召开后,首钢迎来了改革腾飞的新时期。1979年,首钢人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作为国家确定的第一批试点单位,率先实行了承包制。在管理上坚持从严治厂,严格执行“三个百分之百”,即必须百分之百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违反了规章制度必须百分之百地登记上报;不管什么原因,无论是否造成损失,都要百分之百地扣除违规违制者当月全部奖金。树立了“包保指标讲先进、三者利益讲全局、遵章守则讲严格、相互配合讲风格、各项制度讲效益”的“五种精神”,发扬“实事求是、严格认真、密切协作、恪尽职守、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六种作风”。在五种精神和六种作风的指导下,首钢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一时期,广大干部职工发扬“敢闯、敢坚持、敢于苦干硬干”的“三敢”精神,不断争一流、创最佳,有力地推动了首钢自我改造、加速发展的步伐。1979年12月15日,首钢二号高炉移地大修改造工程竣工投产,成为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高炉。
上世纪九十年代,首钢提出“做四有职工、创一流产品”的企业口号。在这期间,首钢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的第三炼钢厂建成投产。同期建成投产的首钢第三线材厂,加上原有的第一、第二线材厂,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线材生产基地。到1994年,首钢的钢产量从1978年的179万吨扩大到824万吨,超过鞍钢,名列全国第一。在不断发展钢铁主业的同时,首钢向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四跨”企业发展,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1996年,首钢集团正式成立。从1995年到xx年,首钢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社会上关于“要首都还是要首钢”的议论,首钢人陷入了“向何处去”的迷茫之中。
四、xx—今:立志“三创”,再铸辉煌
xx年初,首钢党委提出“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转化为前所未有的动力和机遇”的号召,确立了“苦干三年,打好思想文化基础、制度创新基础、经济技术基础、人才建设基础”的指导思想。7月首钢党委颁发了《中共首钢总公司委员会关于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首钢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重点任务和方法途径,明确了首钢企业文化体系。
苦干三年,打好四个基础,首先要打好思想文化基础,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底蕴,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最深层次的驱动力。首钢人牢牢把握思想文化创新这条主线,紧紧围绕首钢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年年有新主题、新突破,大刀阔斧地破旧立新,全面深入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xx年声势浩大的“八破八立八做到”、xx年全面深入的企业创新工程、xx年丰富多彩的创建学习型企业,使首钢人开阔了视野、激发了活力,提高了认识、升华了境界、改善了心智。
xx年,___批复了首钢搬迁调整规划。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首钢“十一五”规划制定实施。首钢率先进行的都市大型钢铁企业向沿海转移的搬迁调整,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没有先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首钢党委清醒地认识到:要完成这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要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要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首钢人必须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加强思想文化创新,开展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
xx年初,一场规模大、范围广、人数多的企业文化全员培训首先拉开了首钢人新一轮思想解放的帷幕。“更新、更快、更精、更强”是新一轮思想解放的着力点,“创新、创优、创业”成为首钢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新一轮思想解放使广大干部职工在继承优
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xx年,在史无前例的战略性搬迁调整中,首钢党委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创优创业,建设21世纪新首钢”为价值追求,坚定不移地推进先进文化建设。首钢把弘扬长征精神与首钢搬迁调整的实际相结合,引导干部职工树立知难而进、争创一流,只争朝夕、开拓进取,百折不挠、拼搏奉献,博采众长、学习创新,科学严谨、精益求精的“新长征五种精神”。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达到了“为创新增添智慧,为创优注入动力,为创业点燃激情”,深入推进首钢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打造首钢文化软实力的目的。
从承包制阶段提出“敢闯、敢坚持、敢于苦干硬干”,到新的发展阶段推进“创新、创优、创业”,首钢文化一脉相承,又不断丰富发展,“三敢”“三创”已成为首钢血脉相承的优秀文化精髓。在优秀文化的引领下,首钢的新思想新观念犹如桃李逢春、花争枝头:“做精每件事,创新每一天”;“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持续超越,赢在执行”;“打造精品,制胜未来”;“理念引导行为,精细铸就精品”等思想文化的火花异彩纷呈,燃遍首钢各行各业。同时,首钢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形式新内容也是层出不穷:“一业多地”的建设发展中,企业文化形式多样、各具特色;
构建和谐企业的过程中,科学发展观指导全局,和谐理念深入人心;实施战略转型的过程中,板材文化、品牌文化的持续打造,推动了首钢文化的整体提升;学习型企业的创建活动中,内容更深入,形式更多样,广大干部职工的热情更加高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活动中,新时期首钢人的价值追求应运而生;廉洁文化建设生动活泼、深入有效;等等。
创业于1968年的美的集团,是一家以家电业为主,涉足物流等领域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企业集团,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四大产业集团,是中国最具规模的白色家电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
1980年,美的正式进入家电业;1981年开始使用美的品牌。目前,美的集团员工13万人,旗下拥有美的、小天鹅、威灵、华凌等十余个品牌。除顺德总部外,美的集团还在国内的广州,中山,重庆,安徽合肥及芜湖,湖北武汉及荆州,江苏无锡、淮安及苏州,山西临汾,河北邯郸等地建有生产基地;并在越南、白___建有生产基地。美的集团在全国各地设有强大的营销网络,并在海外各主要市场设有超过30个分支机构。
美的集团主要产品有家用空调、商用空调、大型中央空调、冰箱、洗衣机、饮水机、电饭煲、电磁炉、电压力锅、微波炉、烤
箱、风扇、取暖器、空气清新机、洗碗机、消毒柜、抽油烟机、热水器、吸尘器、豆浆机、电水壶等家电产品和空调压缩机、冰箱压缩机、电机、磁控管、变压器等家电配件产品,拥有中国最大最完整的空调产业链、微波炉产业链、洗衣机产业链、冰箱产业链和洗碗机产业链,拥有中国最大最完整的小家电产品群和厨房家电产品群。
美的集团一直保持着健康、稳定、快速的增长。上世纪80年代平均增长速度为60%,90年代平均增长速度为50%。21世纪以来,年均增长速度超过30%。
xx年,美的集团整体实现销售收入达950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出口额34亿美元。在“xx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的评定中,美的品牌价值达到453.33亿元,名列全国最有价值品牌第六位。
xx年8月,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中国企业500强”中,美的集团列第69位。xx年2月,在国际权威品牌价值评估机构英国品牌顾问公司(BrandFinance)公布的“全球最有价值500品牌排行榜”中,美的集团作为唯一的中国家电企业入选。
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美的集团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从xx年至今上交税收超过150亿元。截至xx年2月,美的集团已为社会福利、教育事业等累计捐赠超过2亿元。
展望未来,美的集团将通过持续稳健发展,打造成为全球化、科技化、适度多元化的具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企业集团,到xx年成为全球前三的世界级白色家电类制造企业集团并实现“再造一个美的”的战略目标。
参考资料:
1901年,上海首次出现了两辆奥斯摩比尔汽车,成为中国最早使用汽车的城市。至上世纪四十年代,上海已有3万辆汽车,品牌遍及世界主要汽车厂商,被称为“万国汽车博览”。
1910年成立的法租界公董局机修厂(上海汽车发动机厂前身)是当时上海最大的两个汽车修配工厂之一。
随着国外汽车的进入,上海汽车修配业逐步发展起来。最早建立和比较重要的厂家有:宝昌号(上海科尔本施密特活塞有限公司前身)、杨福兴机器制造厂(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汽车底盘厂前身)、郑兴泰汽配商号(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前身)。
___,上海经营汽车修理商行近200家,从业人员1200人。其中,上海公共交通公司修造厂(原上海汽车发动机厂和上海客车制造公司前身)的技术装备和生产能力比较领先;扬子建业所属利威汽车公司(后为上海汽车厂)号称当时远东最大的汽车公司。
1955年11月,上海市内燃机配件制造公司成立,主管业务包括上海汽车零配件行业,上汽开始起步。
1956年—1963年,上海汽车零配件行业进行了四次结构调整,基本形成专业协作生产体系。
1958年9月28日,第一辆凤凰牌轿车在上海汽车装配厂试制成功,实现上海汽车工业轿车制造“零”的突破。
1959年2月15日,___总理在___检阅凤凰牌轿车,上海汽车工人深受鼓舞。
1964年,凤凰牌轿车改名为上海牌轿车,至1975年形成5000辆年生产能力。上海成为中国批量最大的轿车生产基地之一。
1960年起,上海幸福250摩托车逐步形成系列化,成为主导产品。
1957年,上海客车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公共汽车。
1978年以来,上汽抓住改革开放机遇,坚定不移率先走上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加快发展的道路。
1978年6月,___批准在上海引进一条轿车装配线。上海迅速上报了轿车改造项目方案。
1978年11月9日,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回答上海轿车项目能否合资经营的请示时一锤定音:“可以,不但轿车可以,重型车也可以嘛!”自此,上海轿车项目从引进改为合资,上汽率先对外开放。
1983年4月11日,第一辆上海桑塔纳轿车组装成功。
1984年10月12日,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奠基仪式。
1985年3月21日,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并于同年9月正式开业。
xx年4月12日,上海大众合营合同续约20年,上汽与德国大众战略合作进入新阶段。
1997年3月25日,上汽和通用签署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合营合同。
1997年6月12日,投入15.2亿美元、当时中美最大的合资项目——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1998年12月17日,上海市一号工程——上海通用建成,创造了23个月建厂出车的“上海速度”。
中国第一家汽车零部件合资企业
1988年9月1日,中外合资上海纳铁福传动轴有限公司成立,上汽对外合作开始进入零部件领域。
中国第一家汽车中中外合资企业
1995年12月25日,与德国博世公司合资的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成立。
中国第一家汽车销售合资企业
2000年10月19日,中德合资上海上汽大众销售总公司成立。
中国第一家汽车跨国公司总部企业
xx年1月18日,中美合资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同时成为伟世通公司中国总部,开创中外“一个平台”发展战略的先例。
中国第一家汽车服务贸易合资企业
xx年6月,安吉天地汽车物流有限公司开业。
中国第一家汽车租赁合资企业
xx年12月18日,安吉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开业。
中国第一家汽车专用滚装码头合资企业
xx年12月,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有限公司开业。
中国第一家汽车金融合资企业
xx年8月18日,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开业。
1999年1月,上汽江苏仪征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上汽迈出跨地发展第一步。
xx年11月18日,上汽、通用中国和五菱三方合资成立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开创整车中中外合作的新模式。上汽通用五菱成为中国最大的微型车生产基地。
xx年6月8日,上汽重组中汽成立上汽(北京)有限公司。
xx年6月15日,上汽和依维柯、重庆红岩联合组建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xx年12月26日,上汽和南汽全面合作,成为中国汽车工业战略重组里程碑。
xx年5月25日,上海汽车商用车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举行揭牌仪式。
xx年,上汽召开全面创新誓师大会。
xx.10,荣威品牌及其首款产品荣威750亮相,次年3月上市。
xx.12,上南合作,上汽获得MG品牌、浦口基地。
xx.6,荣威550上市,MG3SW上市。
xx.9,上汽乘用车分公司临港工厂启动生产。
xx年4月,荣威350上市。
xx年12月,荣威550荣获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xx年4月,荣威W5上市。
xx年6月,英国长桥MG6三厢下线仪式。
xx年9月,MAXUS大通V80上市。
xx年4月,荣威950亮相北京车展。
xx年5月,上汽召开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建设誓师大会,明确上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目标。
xx年1月,上海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举行揭牌仪式。
xx年10月,荣威新750Hybrid混合动力轿车上市。
xx年德国柏林第十一届必比登挑战赛上,“上海牌”燃料电池汽车取得总分第三的佳绩。
xx年世博会期间,上汽1125辆新能源车战胜高温、酷暑等严峻考验,累计运送游客2亿人次,行驶里程1242万公里,圆满实现世博车辆“万无一失”目标。
xx年11月5日,荣威E50新能源车上市。
xx年3月13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首款互联网汽车是将YunOS系统集成,在MG品牌的,属于中型甚至大型车。
上汽集团进入印尼市场
上汽集团国际化又迈出重要一步。上汽集团昨天宣布,将与合资企业上汽通用五菱共同出资在印度尼西亚建立一家工厂,在当地生产销售上汽通用五菱多款成熟车型,以满足亚洲市场对多功能小型MPV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根据规划,该项目在获得当地政府批准后,位于雅加达附近的新工厂建设工程将于xx年起正式启动。新工厂生产的汽车将首先在印尼当地市场销售,并可能在未来出口到其它东盟国家。
成立之前的准备工作---雏形---起步---初期---发展期(---成熟期)--现状--今后规划
实际上,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思想发展的衍生品,是经济学家与管理学家对企业现存的管理意识,理念,哲学,价值现等实践活动进行概括,总结与分析,从而高度理论化,系统化,然后再用于指导企业实践活动,因而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思想,理念息息相关,不可分割.为此,我们研究企业文化就必须深入研究企业管理思想与理论的发展脉络。历史上工业革命兴起并滥觞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我国五千年的封建文化都对工业与商业采取压制与贬抑状态,企业管理理论与思想几乎是空白;所以,本章研究管理思想以西方国家管理理论与实践为基础,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分工与优势”决定阶段企业文化特点——“皮鞭加饥饿”该阶段
是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理论发展阶段,时间跨度是从十八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初期,在该阶段,资本主义进入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也从手工作坊想机器生产过度;由于相当多的工人在一起进行大规模生产,劳动分工与协作得到了较大发展: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对企业的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总结,写出《国富论》这一巨著,对分工协作产生效益的现象以及其中的运作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是由于斯密时代基本上还是处于机器设备稀缺、人力(尤其是低廉劳动力)过剩的要素供给时代,企业管理主要还是靠资本家以及代理人的经验和判断,主要管理手段是皮鞭加饥饿,增加赢利的途径还是靠增加劳动强度和延长劳动时间,因此,此时资本家与企业员工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斗争非常激烈(马克思主义正是顺应这一时代要求的产物),企业的管理理念基本上是以“机器设备为本”的“科学管理阶段”企业文化的特点——“胡萝卜加大棒”这一阶段是以泰罗等人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阶段,时间跨度大约从二十世纪初期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十九世纪末,资本主义生产迅速发展,生产规模扩大,劳动力紧张;同时由于资本家与工人的长期对抗性矛盾,企业的劳动效率低下;这个时期在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方面较有影响的是企业家福特和管理学家泰罗:福特的贡献是成功的在企业中实施,“效率工资”(效率与工资挂钩的一种薪酬制度)与“流水线”作业方法,从而将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数倍,并在短短的十几年间使得企业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龙头,而且一度超过通用公司成为龙头老大.管理学家泰罗
通过对工人的劳动工作和劳动时间的研究,总结出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并于1911年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其基本精神是:只要通过精确地研究工人的操作动作,按照最经济合理的原则,科学地划分工种,规定出标准劳动方法及时间定额,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度,达到标准定额者奖励,达不到者或罚款或淘汰,如此就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这种管理办法引导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增量效益的产生上,侧重
点在将“蛋糕做大”面不是拘泥于“将蛋糕平均分配”上,曾经收到过一定效果,使得企业效率有一定的提高;(现在许多老总在谈到企业发展时经常挂在嘴迫的一句话就是:要把蛋糕做大?其实这里是西方100年前的提法.)但是由于该理论还是将工人纯粹看作是机械,没有考虑到工人的感受与反应,在实践中激起了工人的强烈反抗,使得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___。“人际关系理论阶段’企业文化特点——“金钱加感情”这一阶段是以梅奥等人为代表的人际关系理论阶段,它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不断发展,直到现在仍然在指导着企业的管理工作。当泰罗的“科学控制理论”___奏效时,美国垄断资本家及其学者认识到工人的心理状态及合作态度对企业的高效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对工人的心理进行了研究,从而产生了人际关系理论,后改称为行为科学;行为科学理论否定了工人是“经济人”的传统观点,指出人的社会性,是“社会人”,工人是处于复杂社会系统中的成员,他们除了追求金钱收入以外,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即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受人
尊敬等感觉,并且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工人的积极性和企业的生产效率。因此,行为科学主张用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因素来激励人们提高生产效率.在此之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更加丰富了行为科学对社会人间题的研究,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戈则在《企业的人事方面》一书中,从“人性”的角度发展了上述思想,并以企业管理中的人性为价值尺度,称以“工人辅助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古典管理理论为X理论,该理论的出发点是“工人是懒惰的、被动的”,因此管理的核心是督促、监督与鞭挞;
而行为科学理论针锋相对的提出“Y”理论,认为人不是被动的,人的行为受动机的支配,从人的本性中诱导和激发出动力才能提高效率.故管理的重点在于创造一定的条件来满足人们多层次需要,协调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高生产效率.行为科学理论的深刻意义在于:它使人走进了管理的核心,从而也为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全面质量控制阶段”企业文化特点——“质量与控制”全面质量控制这一概念是美国管理学家戴明提出的,同时他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最著名和最有影响的倡导者。但是戴明的这一理论最先在美国几乎不为人知,但是其观念与精髓却在日本得到了发扬和光大,受到热烈拥护,在20世纪50?60年代,日本工业界普遍设立了统计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并早在1951年就设立了戴明奖,从而使得日本的工业产品质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日本经济从废墟中迅速崛起过程中,戴明的理论作用不可低估;该理论核心是认为工业上的问题归咎于管理者在消除浪费方面和制
造过程中的差异的失败;为此,他的方法依赖于顾客导向,消除制造和服务方面的控制,重视团队协作和增加对工人的尊重来实现.很显然,这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管理思想,它融合了“科学管理”与“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的优点,较好地将企业中人的因素与制度因素结合起来;
当它与日本的团队文化、忠诚合作精神以及终身雇佣制、员工持股等制度因素结合起来以后,就产生了无与伦比的惊人效果.综观日本战后崛起的过程,尽管还有教育、人口素质等因素的作用,但是全面质量管理这一制度安排所起的作用的确不可低估。“满足个性需求阶段”企业文化特点——“突破与创新”个性需求理论只是初见端倪,目前并未形成成熟化的理论,但是当20世纪90年代初由DELL公司提出并很好的加以贯彻以后,这种新思想迅速传播;尤其在世纪末的互联网迅猛发展所带来的电子商务热潮中,这一概念得到了空前的推崇,在企业界引起巨大反响。这种企业经营理念的核心是迅速便捷的迎合和满足顾客的独特需求.在全球化的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进入传统企业在运作过程中,面对的是一个群体市场,大部分企业基于企业自身利益的本位主义交易观念,只是简单地根据市场上的大众需求,来经营自己的产品.企业一旦发现产品滞销,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用促销手段,而忽略了从消费者的个性需求中寻找突破。但资料表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将能否满足个性需求当作首要前提,那种仅仅适应大众人群的产品竟有近八成无人问津!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商品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卖方市场的膨胀使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有了极大余地,“个性化”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及消费需求,促使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将个性化需求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种背景下,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的企业文化应运而生;相应的,企业的经营理念与思路也处于深刻变革期,这正如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指出:“我们正处在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时期,对社会改革具有决定性的两个因素,即新的价值观和新的经济需要已经出现.”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经营理念与文化将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企业文化。
海航集团的发展历程如下:
早在1984年时即与当时的克莱斯勒公司(现戴姆勒克莱斯勒(DaimlerChrysler))合资成立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为中国汽车制造业的首家合资企业,生产切诺基越野车,但此后公司的年销售额平均只有8,000辆,最高年份不超过3万辆。
公司与韩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现代汽车(05380.KS)日前达成协议,组建合资汽车生产厂,双方各持50%的股权。后者至xx年前将在中国投资4.30亿美元。合资厂将开始制造现代的Sonata和ElantraXD两款车型。年计划产能为20万辆。1958年北京汽车制造厂建厂投产“___”牌小轿车开始,北京汽车工业发展逐渐提速。北汽实现产销汽车第一个100万辆,历时35年;实现第二个
100万辆,历时8年;而完成了第三个100万辆,只用了3年多;前8个月,北汽集团33.92万辆的产量已相当于xx年全年的产量,超越长安、东风位列国内汽车集团第三位。
xx年10月,北京吉普奔驰轿车项目生产的首批奔驰轿车正式下线;年内,北汽福田与奔驰公司的商务车合作项目正式对外公布;此外,北汽福田申报的第五个商用车品牌———欧威客车获批,北汽集团产品系列将进一步得到完善。
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公司位居中国轻型货车制造商前五位,由北京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和北京内燃机厂于xx年5月共同改制组建而成。
xx年12月14日,北京汽车完成了对瑞典萨博汽车公司相关知识产权的收购工作。北京汽车将以高端品牌萨博的先进技术为基础,开辟中国汽车产业的全新格局。
关于萨博:贴地飞行的豪华品牌
1937-1968:飞行世家
Saab的全称是SvenskaAerophanAktiebolaget,即瑞典飞机有限公司。1937,这家飞机企业决定进军商用汽车领域,Saab随后半世纪的故事亦起源于此。1947年,Saab设计出第一辆轿车——92.001。当时这款车已经具备了以驾驶者为核心的驾驶理念,它形如机翼,非常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仅有0.32的风阻系数即使在今天仍极具竞争力。
1968-1984:树立个性
1968年,Saab以全新的Saab99进军高档市场。它最初推出的是空间宽敞的双门轿车,随后陆续推出四门、三门以及五门车型。五门车型是Saab独创的运动型掀背车型,这种形态的汽车具有不俗的载货能力。同时其曲线型的挡风玻璃和贝壳式的发动机盖也很快成为Saab的设计特色。车内的最大创新是点火开关/钥匙沿着变速杆的位置布置在两个前座之间。这种独特设计的出发点是有利于碰撞保护,并且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至今所有Saab车型延续这一特色。
1984-1998:技术成就
1984年推出的Saab9000使Saab品牌迈向了现代化。这部大型轿车凸现了Saab以驾控乐趣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到了20世纪90年代,人们越来越关注汽车的排放问题,而Saab9000的排放控制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1992年,英国政府属下的WarrenSpring研究机构在伦敦进行的道路测试表明,Saab9000CS2.3T车型排放的尾气实际上比发动机吸入的空间更为清洁。
1997-xx:新品迭出
1997年,Saab推出了取代9000车系的Saab9-5,车顶轮廓和尾厢盖上的扰流器,使它取得了出色的空气阻力系数仅为0.29。
北京汽车收购萨博的核心资产
北京汽车收购萨博资产的谈判覆盖了萨博的整个整车开发体系,主要转移的IP(知识产权)包括:三个整车平台和两个系列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变速箱的技术所有权。
1.所有相关的、完备的技术设计规范、标准和流程(整车、系统、零部件)。2.9-3BOM(材料清单),所有CAD数模和图纸,9-3数据结构图,9-5部分数据结构图。
3.供应商开发管理体系:SOR(系统、零部件采购技术规范、要求、认可体系);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P-BOM(零部件采购清单);供应商清单;物料成本清单等。
4.所有系统、零部件失效模式分析(可能不完全)
5.满足设计要求的试验/试制计划、流程和报告,CAE分析模型、计划和报告。
6.整车制造体系: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工艺卡;压床资料;车间工位布置,工位器具,物流等文件;模、夹、检具清单;模、夹具数模,装配手册;制造技术要求;终端检测设备清单及检测程序。
7.整车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评估流程及文件;GCASpecs(顾客评审标准);白车身评审规范。
这7项内容意味着什么?相关专业人士透露,上述资产都是北京汽车要在国内生产萨博9-3、9-5等车型必不可少的技术。很多合资企业要在中国国内进行本地化生产,都必须掌握上述内容。
关于“KnowHow”
“KnowHow”是什么?“KnowHow”是一个体系,上述内容只是“KnowHow”的一部分。并且,这些内容还是静态的。一般而言,一项技术转让除了转让必要的图纸、设计规范、标准和流程之外,还包括三个环节:一是技术转让后,转让方对接收方的培训;二是生产过程中的,转让方对接收方的指导;三是转让方对接收方生产产品的评价和验证。这是一个完整的消化吸收技术的流程,不仅包括购买的图纸标准,还包括验证设施,以及开发管理流程。
xx年12月20日,萨博汽车开发体系基本采用通用汽车的开发体系,特点是“完备、先进和严谨”。先进的开发体系转移是此次北京汽车收购萨博资产的核心。通过对萨博的整车和动力总成IP(知识产权)的转移,北京汽车将获得萨博的整车开发体系,而不仅仅只买到了几个整车平台。也就是北京汽车通过此次收购将获得业界所谓的“KnowHow”。北汽集团总经理汪大总表示,先进的开发体系是自主创新的基本,萨博开发体系转移将为北京汽车的自主研发争取五年时间。
xx年2月,北汽集团与戴姆勒就曾经联合发布公告称,戴姆勒将收购北汽集团旗下自主品牌乘用车板块北汽股份12%股份;北汽集团和戴姆勒分别增持北京奔驰和双方的新合资公司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股权。其中,戴姆勒投资入股北汽股份12%
的股权,为北汽集团自主品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推进北汽股份上市。双方对合资企业北京奔驰进行股权重组,重组后北汽股份持股比例增加到51%,进而实现对北京奔驰财务报表的合并。同时,戴姆勒在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增加到51%。这项历时两年合作项目最终于11月19日完成,双方分别在全面战略合作交割书上签字。
北汽年内两起国内重组则是意图在地域和车型上的布局。重组镇江汽车使北汽完成了华北、华南、西南、华中之后的第五大基地布局,弥补华东地区空白。而重组昌河汽车则可辐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并可利用昌河小型车优势与北汽中高端车布局互补。
参与发起设立中国第一家民营股份制寿险公司——民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泛海投资民生证券、海通证券;组建民生典当、民生保险经纪公司。
投资开发武汉王家墩机场,开创了泛海商业化开发建设大城市CBD的先河,为实现泛海地产由单一功能项目向综合功能的区域性开发战略转移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投资开发北京CBD最大高档社区——泛海国际居住区。
3月,上市公司泛海建设(000046)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同年12月,完成定向增发4亿股,至此,泛海建设成为集团地产开发的专业平台。5月,集团董事长卢志强先生当选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7月,集团董事长卢志强先生当选为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董事会副董事长。
9月,北京泛海国际居住区盛大开盘。
10月集团投资的杭州光彩国际中心隆重奠基。
11月,集团捐建的复旦大学泛海楼举行落成典礼,这是集团坚守社会责任、奉献社会的又一善举。
12月,集团投拍的电影《芳香之旅》代表中国参加第30届开罗国际电影节,获得电影节金字塔最佳影片大奖,男女主演分别获得最佳男女主演“金钥匙”大奖。
12月,集团内刊《中国泛海》获得全国最佳企业内刊奖和全国优秀企业文化建设推动奖两个综合奖项,《中国泛海》创办四年来,已连续第四次获得全国最佳企业内刊奖。2月1日-4日,集
团xx年度工作会议于海南三亚召开。会议提出了集团xx年“调整结构、整合资源、强化管理、夯实基础、打造平台”的“二十字”指导方针。
5月23日泛海能源投资包头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标志着泛海进入能源产业。
5月25日,集团上市公司泛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中国证券报评选为xx年中证市值百强、中证成长百强、中证回报百强企业。
6月12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宣布调整沪深300指数样本股,集团上市公司泛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调整进入沪深300指数。
7月2日,中国泛海管理学院正式成立,集团公司董事长、总裁卢志强先生担任中国泛海管理学院院长。
8月25日-27日,中国泛海高级管理培训班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国泛海管理学院院长,集团公司董事长、总裁卢志强先生作了“关于泛海战略”的重要讲话,提出未来五年发展战略目标。
11月17日-19日,全国工商联第十次会员___上,集团公司董事长、总裁卢志强先生连任全国工商联新一届执委会副主席。
11月22日-27日,泛海国际居住区项目参加了在英国伦敦举行的全球国际花园社区大赛评比活动,荣获第11届全球国际花园社区大赛金奖。
11月,泛海国际居住区项目J6-6楼被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授予LEEDTM金级预认证,并颁发国际绿色建造标识。
12月28日,泛海建设旗下深圳光彩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泛海拉菲花园”项目在深圳正式开工建设。
12月28日,泛海建设xx年非公开发行方案获中国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审核有条件通过,标志着集团房地产业务整体上市工作取得重要进展。1月19日-21日,中国泛海控股集团xx年度工作会议在三亚召开。集团董事长卢志强作了题为《抓住机遇
优化结构
创新理念
提升价值
加快发展》的主题报告。会议明确了xx年的工作任务,为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月3日,在“中国光彩事业支援抗雪救灾捐赠仪式”上,集团捐资500万元,向我国南方遭受罕见雨雪冰灾的灾区伸出援助之
手。之后,集团再次捐赠善款50万元帮助遭受雨雪冰冻灾害的湖南、贵州两省灾区的贫困母亲走出困境、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3月13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集团董事长卢志强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5月19日,中共泛海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书记、董事长卢志强,以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身份郑重交纳1000万元的“特殊党费”,为灾区人民早日战胜灾难、重建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5月24日,在复旦大学举行的捐赠授证仪式上,中国泛海向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2000万元人民币作为教育发展基金,以支持复旦大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捐赠100万元用于聘请具有国际水准的经济学家作为“复旦-泛海”特聘学者;捐赠100万元作为“复旦大学博士生国际访学奖学金”,鼓励支持在读博士积极创新,参与国际高端学术交流。
5月28日,中国泛海再捐2亿零378万元用于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四省市“三孤”人员的安置以及设立“中国泛海抗震救灾英雄奖”,奖励那些在抗震救灾工作中牺牲、受伤和做出重大贡
献的模范人物。至此,在本次抗震救灾中集团及卢志强董事长和企业员工捐款累计已达2亿2800万元人民币。
5月28日,集团新标识正式启用。新标识图样由代表太阳、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红色圆形和代表大海、拥抱、凝聚力的蓝色弧形图案组成。新标识的启用,为有效打造和形成企业品牌,进一步梳理品牌内涵,充分利用和发挥品牌优势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将见证泛海在新的持续发展阶段的辉煌成就。
6月29日,山东省潍坊市委、市政府做出决定,对在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进行表彰,授予集团董事长卢志强“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7月24-26日,“中国光彩事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鹤城行”活动在齐齐哈尔市隆重举行。在扶贫捐赠仪式上,中国泛海向齐齐哈尔市残疾人联合会捐赠100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齐齐哈尔市白内障复明手术项目建设和资助1000名白内障患者的复明手术,帮助长期受到白内障困扰的贫困患者恢复健康,重见光明。
8月21日,经中华人民______批准,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中国香港地区投资设立境外企业——泛海国际资源投资有限公司。
10月31日,武汉CBD首个开发建设项目——“泛海中央居住区”(宗地6)项目顺利开工。该项目作为武汉CBD开发建设重要的里程碑,开启了武汉CBD经营性项目开发建设的序幕。
11月12日,全国工商联召开经济委员会成立会议,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集团董事长卢志强受聘担任全国工商联经济委员会主任。
12月5日,“第二届中华慈善大会暨xx年度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大会”在北京___隆重召开。中国泛海控股集团董事长卢志强荣获“中华慈善奖”特别贡献奖。
12月4日,中国泛海向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捐赠300万元,用于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支持援建一批学校和农村水窖,为当地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月4日,中国泛海用于支持湖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笔捐赠资金1000万元通过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捐赠给湖北省光彩事业促进会。中国泛海分五次共计捐赠5000万元,用于支持湖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
4月30日,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重组民生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顺利完成,持有民生投资119981428股限售流通股,占民生投资总股份的22.56%,成为民生投资相对控股的第一大股东。
5月1日,为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由中国泛海赞助,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与中国歌舞剧院强势打造,歌剧表演艺术家金曼、戴玉强等联合主演的歌剧《青春之歌》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隆重上演。作为歌剧《青春之歌》的赞助方,中国泛海向北京大学捐资410万元,全情资助了歌剧《青春之歌》的创作工作。
5月31日,经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核准,集团位于中华第一街——北京市长安街的高端物业“光彩国际中心”正式更名为“民生金融中心”。
6月25日,武汉王家墩商务区管委会揭牌仪式暨泛海城市广场项目开工典礼在泛海城市广场项目现场隆重举行。“泛海城市广场”是___CBD内投资建设的超高层商务功能性项目,由五星级酒店、甲级写字楼、超大型新生态购物中心、高尚服务式公寓等组成的大型城市综合体,规划建筑容量约46万平方米。
7月1日,中国泛海旗下泛海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国医学基金会捐款人民币100万元,用于赞助中国医学基金会青光眼基金开展公益事业,促进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
7月3日,中国泛海旗下泛海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向延边大学教育基金会捐款人民币765万元,用于赞助延边大学体育场建设,推进延边大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8月20日,为弘扬“得益于社会,奉献于社会”的企业价值观,泛海集团通过“跨越海峡的爱心——援助台湾风灾区赈灾晚会”向台湾灾区捐款200万元人民币,___同胞的灾后重建工作。
8月20日,中国泛海旗下泛海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受让陕西九州映红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股权手续正式完成,持有该公司70%的股权。陕西九州映红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大型综合项目——“秦兵马俑国际旅游景区”建成后,将成为集会议、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秦文化体验式旅游区。
8月21日,中国泛海与万达集团、辽宁一方集团、亿利资源集团共同设立的股份公司——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开发有限公司,在抚松县国土资源局组织的长白山项目开发用地挂牌出让活动中,成功摘得长白山项目北区约4平方公里(约6000亩)出让开发用地。
8月28日,“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开工典礼”在吉林省抚松县松江河镇举行。“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由中国泛海与万达集团、辽宁一方集团、亿利资源集团等国内民营企业共同合作开发。
9月8日,中国泛海以27.55亿元的价格受让国科控股所持有联想控股29%的股权,成为继国科控股、联想职工持股会之后联想控股的第三大股东。
9月10日,中国泛海旗下泛海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向西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捐赠人民币300万元,用于西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建设“爱国者之家”,支持西藏统一战线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9月23日,中国泛海通过旗下泛海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支付第二笔捐赠资金1000万元,用于支持湖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
9月25日,华中第一高楼——“武汉中心”开工典礼仪式在王家墩商务区现场隆重举行,并正式打下“武汉中心”项目第一桩,标志着武汉CBD进入全面开发建设的新阶段。
10月19日,泛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取得中华人民___住房和城乡___颁发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资质等级为壹级。
10月20日,陕西九州映红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完成增资事宜,注册资本由22300万元增加至4亿元人民币。
11月21日至23日,泛海集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集中学习实践活动在北京隆重召开。集团党委书记卢志强在动员大会上作了题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开创泛海集团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的重要讲话。
11月17日,经过各方的积极努力,泛海建设不超过人民币32亿元的公司债券发行工作顺利结束,募集资金已于xx年11月18日全部到位。
12月4日,中国泛海收到中国证监会批复文件,对集团公告《泛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报告书》无异议,并核准集团免
于因吸收合并子公司泛海建设控股有限公司而持有泛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67,857,9976股股份,导致合计控制泛海建设181,916,1404股股份,约占泛海建设总股本的80.36%而应履行的要约收购义务。
12月14日,应马来西亚合作伙伴邀请,卢志强董事长一行6人抵达马来西亚,卢志强董事长代表泛海国际资源投资有限公司与AssayPetroleum石油公司董事长拿督Ishak正式签署马来西亚石油管线和石油资本项目《框架协议》以及《股东协议》。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